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097435
大小:239.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26
《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质量监测(二)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www.ks5u.com长春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质量监测(二)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唐代既是墓志创作的鼎盛期,也是墓志文体的重要变革期。唐代文学全面繁荣,多种文体均获得了长足发展,这为唐代墓志文体吸收其他文体之长提供了便利条件。而墓志文体发展至初唐,逐渐固定为单一、程式化的叙述范式,内容多歌功颂德,浮泛空洞,实用性与叙事性有余而抒情性不足。体式既定,难出新意,因而招致追求个性张扬、崇尚革新的唐代文人的强烈批判,激发出他们变革墓志文体的创新意识。而唐代文人往往多体兼擅,亦是唐代墓志文体得以
2、顺利完成自我更新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墓志虽也称颂逝者,抒发哀悼之情,但侧重叙述逝者的生平事迹;而哀祭文虽也追记逝者的生平,但偏重于述哀,抒情色彩更为浓厚。唐代墓志文体多方借鉴了哀祭文悼亡述哀的抒情方式,使这一时期的墓志由传统的以叙述墓主生平事功为主,逐渐转变为叙述与抒情并重,极大地增强了墓志这一买用文体的情感张力。此外,唐代墓志经常借用哀祭文擅长运用议论的手法,以宣泄沉痛的悼亡情感,激起读者的共鸣,增强艺术感染力,深化作品的情感内蕴。无怪乎储欣盛赞韩愈《李元宾墓志铭》“铭词与《祭十二郎》相埒(等同),皆言有穷而情不可终”。虽然储欣此言仅是说明二文因采用同一修辞手法,而达到了近乎一
3、致的艺术感染力,但这可作为唐代墓志借鉴哀祭文的有力证据。唐代墓志作家在墓志撰写过程中,有意纠正六朝以来墓志创作逐渐千人一面、缺乏人物个性的弊端,往往借鉴史传的人物形象塑造、唐传奇事实性虚构之法。墓志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传记,并非单纯的史实记录,它还需要表现传主的个性特征,彰显传主的精神风貌。也就是说,除史实的真实之外,传记还可以带有某种程度的虚构的真实,亦即叙述的真实。例如杜牧的《唐故进士龚轺墓志》,二鬼诱使龚轺坠马而亡的叙写,奇幻而多姿,极具戏剧效果。-18-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墓志作为一种应用于丧葬活动的实用
4、文体,不仅有记载墓主家世及生平经历的序文,而且也有颂扬墓主功业德行的铭文。墓志的铭文部分一般采用四言韵语的形式对序文内容进行综括,以抒发伤悼之情。但墓志发展至唐代,富于创新精神的墓志作家们丰富了铭文部分分的变化,四言之外,三言、五言、七言、杂言、骚体均有,如《王氏殇女墓志》等,这无疑是对诗歌艺术体式的吸纳。(删改自李秀敏《唐代墓志铭:风流难掩社稷功》)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促进了墓志文体的创新和变革,助推墓志创作走向鼎盛时期。B.为了增强情感张力和艺术感染力,唐墓志借鉴了哀祭文擅长用议论宣泄情感的手法。C.唐代墓志借鉴虚构之法,不再以史实
5、记录的方式进行创作,力求凸显人物个性风貌。D.唐代墓志作家敢于创新,丰富了墓志的语言变化,全文出现了三、五言和杂言形式。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从外部条件和作者素养方面,分析了唐代墓志文体发展更新的重要原因。B.文章从哀祭文、史传文、传奇和诗歌方面,论述了不同文体之长对唐代墓志的影响。C.文章提出问题后,横向展开论述,并在每个论述部分后提供了实例作为议论的支撑。D.本文以唐代墓志与其他文体互渗为视角,分析唐代墓志演变,为墓志发展提供证据。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没有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唐代墓志文体或许还将长期缓慢发展或者停
6、滞不前。B.墓志文体范式逐渐僵化、内容逐渐趋同,唐代文人出于创新意识而有意做出了纠正。C.唐代墓志借鉴了哀祭文悼亡述哀的方式,从传统的歌功颂德,转变为叙述抒情并重。D.从唐代墓志的发展来看,抒情方式、叙述方式以及语言形式对文学发展有一定影响。【答案】1.A2.D3.C【解析】1.试题分析:B项,“为了增强情感张力”不当,议论的手法只是为了增强感染力;C项,“不再”表述不准确,原文说“志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传记,并非单纯的史实记录,它还需要表现传主的个性特征”,可见“不再以史实记录的方式进行创作”错误;D项,由原文可知,铭文部分才出现三五言和杂言形式。2.试题分析:D项,“本文以唐代
7、墓志与其他文体互渗为视角”不当,从全文来看,本文并没有互渗,只有墓志铭对其他文体的借鉴。-18-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点睛:解答此类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