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073044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5
《浅析我国现行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我国现行民事举证时限制度 摘要:举证时限制度的研究已有相当的时间,而由于学者们研究的角度有所不同,有关举证时限制度的概念也存在不同。从市场经济的效益本质出发,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纠纷,必须遵循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因此,设立民事举证时限制度可以实现法院以最低的审判成本达到司法公正、当事人以最少的诉讼投入实现自身权利的目的。我国的民事举证时限制度尚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这方面,可以借鉴外国举证时限制度以完善我国的举证时限制度。 关键词:举证时限;证据规定;不足与完善 一、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
2、概念 (一)民事举证时限的内涵 《证据规定》的第34条,体现了我国关于民事举证时限的制度的现行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资料,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举证,但对于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举证时限制度的研究已有相当的时间,而由于学者们研究的角度有所不同,有关举证时限制度的概念也存在不同,主要的不同点是向法院还是向对方当事人举证,在举证内容应当是证据材料还是证据,以及超越举证时限的法律后果。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
3、将举证时限制度视为举证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认为举证时限是包括在举证责任的概念中,是举证责任在时间上的要求,把举证责任与举证时限联系在一起。因此,要想正确理解举证时限制度的内涵,就要弄清举证时限与举证责任之间的关系。 (二)民事举证时限的意义 从市场经济的效益本质出发,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纠纷,必须遵循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因此,设立民事举证时限制度可以实现法院以最低的审判成本达到司法公正、当事人以最少的诉讼投入实现自身权利的目的。概括而言,举证时限制度具有如下主要功能: 1、有利于实
4、现程序公正。程序公正有利于保证当事人平等的诉讼地位、诉讼权利和行使其诉讼权利的平等待遇。 2、有利于降低司法成本。建立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符合程序效益的要求并能够保障其最大限度地实现。 3、有利于完善诉讼制度。举证时限制度是举证责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举证时限制度的设立是完善证据责任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对我国现行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评价 (一)我国现行的民事举证时限规定 1、《证据规定》第三十四条第一、二款规定了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逾期举证有两种情形:一是在举证时限内不提交证据材料时,将
5、视为放弃举证权利;二是逾期提交证据材料时,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由此可见,逾期举证,不尽会丧失证据的提出权,也会丧失相应的证明权。 2、《证据规定》第三十五条、第四十五条规定了重新或另行指定举证时限的情形。主要有两种情形适用:一是特殊情况下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二是一方当事人提出了新的证据。因这两种情形的出现而重新指定新举证时限符合当事人双方诉讼地位平等这一基本诉讼法原则。 3、《证据规定》第三十三条第二、三款规定了举证时限且人民法院对其享有最终决定权。 4、《证据规定
6、》第三十六条规定了当事人申请延期举证的条件。当事人在举证时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且申请时间须在举证时限届满前七日内。 5、《证据规定》第三十七条规定了证据交换制度。主要有两种情形适用证据交换:一是应当组织交换的情形,即证据较多或复杂疑难的案件;二是除此之外的,经当事人申请的案件。对这两种情形,在交换时间的确定上,人民法院享有最终决定权。 上述内容表明,《证据规定》在规定举证的期限的同时也规定了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实际上为举证时限制度架设了一个大体框架,而人民法院在这一框架中享有很多决定性的权利。
7、 (二)我国民事举证时限制度存在的不足 我国民事举证时限制度存在的不足体现在我国民事诉讼法并未规定当事人的举证时限制度。最高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第76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当事人一时不能提交证据的,应根据具体情况,指定其在合理期限内提交。当事人在指定期限内提交确有困难的,应在指定期限届满之前,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虽然此条为当事人规定了举证期间,但是未涉及逾期后证据是否还可以被采纳、是否还具有证据证明效力。这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弊端,如,难以质证,从而影响证据的真
8、实性;证据采取突袭性,违背了诉讼的公正性;这也会造成诉讼拖延,影响诉讼的效率。 三、我国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尚需完善的内容 结合部分国家对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规定,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举证时限制度: (一)当事人因其过失逾期举证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免除证据失权的后果,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属于轻微过失的,应当阻断证据失权效果的发生;对于重大过失,如果该证据可能成为认定案件事实的关键证据,缺乏该证据将可能使相关事实真伪不清,会严重危及诉讼公正的,应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