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057440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5
《汽车类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模式初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汽车类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目前,汽车类高职院校教学仍然在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关注的仍然是教师的“讲”,忽视了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学”。这种课堂教学评价表现出“以教为主,学为教服”的错误倾向。为此,探索汽车类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将非常重要,笔者通过“有效教学”的课堂实验,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变成课堂的“主角”,而教师在新的课堂中由“主角”变成了“次主角”。 【关键词】汽车类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 1汽车类课堂教学改革新理念 1.1传统教学模式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联系的是一种单向的控制与服从关系,教师对教学
2、和学生学习始终保持着全面的控制和极度的制约。从内容上,缺少了课程的整合,课程内容脱离了实践,学生没有把理论与实践联系到一起。另外,教师按一定程式推进固定化模式,探索交流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动少。教师没有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没有问题意识。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后续培养。 1.2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目前汽车类高职院校可行的教学方法为“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量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2汽车类高职院校教师将如何备课 2.1学生预习 笔者认为学
3、生的预习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我们要开发学生的潜力,让他们学懂或者设计汽车,就得教他们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学习的主动性,并且学到的知识才是鲜活的,充满营养的。为此笔者在课前向每位学生发放了《问题发现单》,要求学生在课前阅读教材2~5遍,然后认真完成《问题发现单》。这样学生等于在课前和教师一样共同备课,这是让学生变成课堂“主角”的第一步。 2.2教师备课 2.2.1备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内在特点,最好包括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个性差异、生活经验和学习环境,家庭环境等。分析学生的个性品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2.
4、2.2备教具:对于汽车类高职院校的教学,课堂中所用的教具汽车零件会非常的多,所以教师需要对课堂中使用的教具要先进行了解,而且每一部分,每一个知识点都必须熟悉,以应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3 2.2.3备课程: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非常熟悉教材中的所有内容,包括教材中的图片、概念性知识、原理性知识,甚至教材中文字的读音。而且要深度备课,也就是在备课的过程中,除了了解课本中的知识以外,还要了解教材中抑或是课堂中,可能涉及到的知识,务必做到“备好任何一个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胸有成竹的驾御这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堂。 2.2.4备情绪:情绪因素是备课环节,也是
5、一个重要成分,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发展服务,因此,作为教师要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了解、分析、记录学生们的情绪变化,调整方法、制定相应措施,千方百计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学习情绪调整到比较理想的、十分高涨的情绪状态。 3如何进行汽车类高职院校课堂教学 3.1学生问题生成 对于汽车类课程教学,教师把所要教的零件发放给每一个小组,要求学生们在一定的时间内自己动手来拆解教具,学生教具零距离接触,并结合教材完成教师在课堂上发给学生们的《问题生成单》,先小组成员一起来讨论并解决问题。发现不懂的问题,最后由组长填写《小组问题生成单》提交
6、全班讨论,在全班讨论的时候,老师作为一员参与讨论,指导。这样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都得到很好的锻炼。 3.2学生问题解决 课堂的主要时间是在全班范围内讨论问题,依次解决各小组的问题。教师作为讨论的一员,为最终正确的答案做肯定,并解决一些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笔者观察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着很强的观察力,他们可以发现所有的细节,个别小组提出的问题非常好。同时教师也是一名记分员,在黑板上为每个小组进行记分,这样会使学生的热情空前的高涨,使他们积极的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在笔者的实验课教学中我们看到学生思维很活跃,他们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个现象是传统教学中很难看到的。
7、 4汽车类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优缺点 4.1优点 现代汽车类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以学促教”,“教”是为了促进“学”,关注的重点由教师的教学转到学生的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学习方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拿到实物,由动手拆卸到动脑、动嘴、动眼、动耳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涨,精神状态良好,学习情感得到了充分发展。并且学生的讨论贯穿于整堂课,学生在讨论中互相提问,互相答疑,在提问、答疑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如果老师作为一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