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中医资料8针灸治疗小儿麻痹(痿症)临床体会总结

1959年中医资料8针灸治疗小儿麻痹(痿症)临床体会总结

ID:1405342

大小:4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1

1959年中医资料8针灸治疗小儿麻痹(痿症)临床体会总结_第1页
1959年中医资料8针灸治疗小儿麻痹(痿症)临床体会总结_第2页
1959年中医资料8针灸治疗小儿麻痹(痿症)临床体会总结_第3页
1959年中医资料8针灸治疗小儿麻痹(痿症)临床体会总结_第4页
1959年中医资料8针灸治疗小儿麻痹(痿症)临床体会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1959年中医资料8针灸治疗小儿麻痹(痿症)临床体会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针灸治疗小儿麻痹(痿症)临床体会总结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祖国医学文献里有“痿”、“软脚瘟”、“发痿”以及“小儿中风”里的风热症候一部分等记载,研究其发病前后的经过及后遗的症状与小儿麻痹症极为相合。古代医学限于当时学识条件,未能作出详细系统分析的记述,因此很可能把小儿麻痹症罗列在瘫

2、痿症之内。  中医对致成痿症的学识分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因发病的起始每有发热、烦躁、嗜眠等症状,而此时则属于温病症象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温病的表症已解除,而所表现的症状仅遗留下来的肢体痿软瘫痪。元代,李杲,湿热成痿肺金受邪论说:“六、七月之间,湿令大行,子能令母实而热旺,湿热相合而刑庚大肠,故用寒凉以救之。燥金受湿热之邪,绝寒水生化之源,源绝则肾亏,痿厥之病大作,腰以下痿软瘫痪,不能行动,行走不正,两足欹侧,以清燥汤主之。”此言致痿的病因,及湿热盛的时候用寒凉救燥,这是在初期的治法。清代戴麟郊说:“时疫初起,胫腿痛酸者,太阳经之脉郁也。兼软者,属湿温,俗

3、名软脚瘟,往往一、二日即死,宜白虎加苍术或苍术黄柏。未经汗下,则解表之大势。”他对这种季节流行的软脚病认为是疫病的初起,足见已有传染的认识。病起属于湿温,每有一、二日即死(可能是指现时所谓上行性麻痹症),因为在此时是温病的见证为多,他亦主张以白虎加减,或者汗下以解表的大势,这也是痿症的初期治法。他随后又明显地说:“表症已解,惟留此症,当专治之,而见虚症,亦以补肾为主。”他的经验说法,已明确地指出软脚的初期以温病治法,而遗留下来的软脚症状,应当作专门治疗,如见虚症,则以补肾为主要。这种记载与小儿麻痹的前后症状是极一致的。因此中医对此病的治法就分为二个阶段。  

4、针灸治疗的小儿麻痹症,绝大多数已无表邪,而仅有肢体的痿软瘫痪症状,故针灸也是依据治痿的方法来着手的。  一、临床一般麻痹的症状  342例患者都为未成年的大小儿童,症状少数为不同形式的运动障碍,多数已成痿软瘫痪症状,大部分已经过其他治疗诊断后转来或介绍前来,未经治疗的初发病例很少,其中仅有9例尚在发热时而已发生下肢不能运动就来诊治,三例有并发腹泻,二例小便频数,一例小便不利者外,其他病例具有不同程度的四肢缓纵性瘫痪或颜面瘫痪颈项活动障碍等症状。在就诊时据患儿家长或伴同人代诉,瘫痪症开始之前都有不同的发热经过,个别病例有昏迷现象,但为时甚短,各病例的发热瘫痪也

5、都迟速不一。临床所见的体征分为几类(见疗效统计表)。麻痹症状,多数为肌肉弛缓或萎缩,腱反射消失或减退,趾反应微弱或消失,皮肤知觉一般良好,有七例患肢作痛,都无红肿现象,痛感的面积大小颇不一致,有的可按到痛点,有的痛感则无从肯定部位。一般病例患肢都为软弱无力,轻的运动障碍,重的完全失去活动能力,下肢多数厥冷,关节缓纵不收,有些踝关节牵强,或者足跟不能着地,麻痹后遗症则足呈内翻或外翻,也有关节呈半脱臼状,多见于肩关节,少数是髋关节致患腿较健侧形象伸长,有的麻痹后遗患者骨干已呈畸形现象。有一例双下肢麻痹已四年多,两足内翻足底皮肤已成焦黑坏死,针刺恐已无效,当令考虑

6、改作外科手术。单纯双上肢麻痹者从未见到,这也是小儿麻痹症中的一个特点。  二、治疗方法  在初期时遇有发热与腹泻等并发症者,先令其服药解除后再行针治。后来为了求得实验,对并发腹泻和发热的,也完全采用针刺疗法。但是在严重的发热不退时,才结合药物治疗。关于治疗取穴和针刺手术方面,有发热症状时,先以“解表清热”,兼有疼痛的引用“止痛移疼”,部分对症治疗采取“经络接续”方法,同时结合古代文献取穴。治痿多取阳明经穴,视痿状的表现引用补荣通俞的取穴,有的运用左取右,右取左的“巨刺”方法。针刺的手法是每次观察患儿就诊时的体质强弱来决定运用补泻的。  配穴法:  一、解热:

7、合谷、大陵、间使、风池、大椎、下髎。  二、吞咽不利:少商、合谷、扶突、照海。  三、内脏失司:内关、支沟、足三里、悬钟、公孙。  四、二便不正:合谷、外关、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天枢、气海、关元、大肠俞、膀胱俞。  五、颜面瘫痪地仓、颊车、翳风、迎香、丝竹空、攒竹、太阳、合谷、太冲、至阳、厉兑。  六、项腰软弱:风池、天柱、大杼、肾俞、委中、绝骨。  七、上肢瘫痿:大杼、肩中、曲垣、肩龋、曲池、外关、中渚、腕骨、合谷。  八、下肢瘫痿:肾俞、中髎、环跳、风市、中渎、伏兔、阴市、阴陵泉、足三里、曲泉、绝骨、丘墟、三阴交、行间、内庭。  九、体质衰弱:肝俞、

8、脾俞、天柱、气海、关元、阴陵泉、三里、三阴交、太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