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伴发围绝经期综合征诊疗规范(中西医结合治疗)

肥胖伴发围绝经期综合征诊疗规范(中西医结合治疗)

ID:14048552

大小:5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5

肥胖伴发围绝经期综合征诊疗规范(中西医结合治疗)_第1页
肥胖伴发围绝经期综合征诊疗规范(中西医结合治疗)_第2页
肥胖伴发围绝经期综合征诊疗规范(中西医结合治疗)_第3页
肥胖伴发围绝经期综合征诊疗规范(中西医结合治疗)_第4页
肥胖伴发围绝经期综合征诊疗规范(中西医结合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肥胖伴发围绝经期综合征诊疗规范(中西医结合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肥胖伴发围绝经期综合征诊疗规范一、概述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更年期综合征指妇女在卵巢功能开始减退到绝经后1年这段时期,因为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肥胖伴发更年期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肥胖和更年期综合征两者的临床特征,其肥胖的特点是内脏脂肪蓄积过多,以闭经后尤甚。内脏脂肪蓄积是诱发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病属于中医“肥人”、“胖人”、“肥满”、“痰湿”、“绝经前后诸证”等范畴。二、西医诊断(一)肥胖病诊断标准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为25以上者定为肥胖。WHO依据BMI把体重划为6类(B

2、MI<18.5、18.5~<25、25~<30、30~<35、35~<40、≥40),分别定为低体重、普通体重、肥胖1、2、3、4度。肥胖症的诊断,首先BMI达25以上,如合并有与肥胖有关联的健康障碍10项(2型糖尿病、脂质代谢异常、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冠心病、脑梗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脂肪肝、变形性关节炎、月经异常)中的1项以上,即可诊断为肥胖症。(二)围绝经期综合征诊断标准参照本书《围绝经期综合征诊疗规范》病篇之诊断标准。(三)本病诊断标准符合围绝经期综合征和肥胖病两项诊断,可伴脂质代谢异常或月经异常,不伴糖尿病、心衰、心律失常、高血压,无并发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和甲状腺功能失常疾病。

3、三、辨证分型(一)胃热脾湿证多食、消谷善饥,形体肥胖,脘腹胀满,面色红润,口干苦,心烦头昏,胃脘灼热,得食则缓,舌红苔黄腻,脉弦滑。6(二)脾虚不运证肥胖壅肿,神疲乏力,身体困重,胸闷脘胀,四肢轻度水肿,晨轻暮重,劳累后明显,饮食减少,小便不利,便溏或便秘,舌淡胖或边有齿印,苔薄白或白腻,脉细。(三)痰浊内盛证形体肥胖,身体重着,四肢困倦,胸膈痞满,痰涎雍盛,头晕目眩,呕不欲食,口干而不欲饮,嗜食肥甘,神疲嗜卧,苔白腻或白滑,脉滑。(四)脾肾阳虚证形体肥胖,颜面虚浮,神疲嗜卧,气短乏力,腹胀便溏,自汗气喘,动则更甚,畏寒肢冷,下肢水肿,尿昼少夜频,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五)气滞血瘀证体

4、形丰满,面色紫红或暗红,胸闷胁胀,夜不能寐,或夜寐欠安,大便秘结,舌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沉弦。四、治疗方案(一)治疗原则治疗本病需要综合措施,包括低热量饮食、加强体育运动和药物治疗、针灸疗法等。(二)西医治疗本科治疗本病以针灸及其他中医特色治疗为主,对某些症状表现较为明显或单纯针灸及其他中医治疗疗效欠佳者,可考虑结合西医治疗。常用方案如下:消除肥胖的方法有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和药物疗法等,一些中重度的肥胖患者,当饮食控制运动疗法难以坚持或机体有多食的病理因素时,有必要采取药物辅助治疗手段。1、雌激素加周期性孕激素+二甲双胍:雌激素每周期用21-25日,后12-14日加用孕激素,每周期停用

5、6~8日;二甲双胍酌情服用。适合肥胖并月经失调的妇女。2、雌激素加连续性孕激素+二甲双胍:每日服用利维爱。适用于肥胖且绝经多年的妇女。63、无对抗单一雌激素治疗+二甲双胍:适合肥胖且子宫切除的妇女。(三)辨证论治(1)胃热脾湿证治则泻热化湿佐健脾益气,取手足阳明、太阴、手厥阴、任脉为主,针用泻法处方合谷、曲池、内庭、足三里、天枢、太白、公孙、内关、太溪、中脘随证选穴:烦热口渴加少府,腹胀甚者加大横(2)脾虚不运证治则健脾益气,渗利水湿。取俞募穴及足阳明、太阴、手厥阴、任脉为主,针用补法处方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内关、三阴交、太白、气海、水道、三焦俞、公孙随证加减:胸胁胀满者加太冲,便

6、溏者加天枢、上巨虚(3)痰浊内盛证治则燥湿化痰,理气消痞。取手足阳明、足太阴、任脉、足少阳、足厥阴为主处方丰隆、公孙、阴陵泉、天枢、太冲、三阴交、合谷、章门、中脘随证加减:头晕者加印堂,呕吐者加内关(4)脾肾阳虚证治则温补脾肾,利水化饮。取足太阴、足少阴、任脉及俞募穴为主,针用补法处方太白、太溪、气海、脾俞、肾俞、关元、章门、阴谷、三焦俞、委阳随证加减:自汗者加阴郄、足三里,少气者加灸肺俞(5)气滞血瘀证治则活血化瘀,行气散结。取足太阴、足厥阴、手足阳明、任脉、督脉等为主处方大包、京门、行间、膈俞、三阴交、天枢、下巨虚、太冲、合谷随证加减:胸胁胀闷者加期门,少寐者加神门操作:6隔日1次,

7、每次留针或灸均为30min。实者以泻法为主,虚者多用补法,寒者可加温灸。2.其他疗法(1)耳针治疗:耳穴埋藏揿针或王不留行籽,胶布固定,每日自行按压3次,每次按压1~2min,3日更换1次,两耳交替治疗。耳体针同时进行以3个月为1个疗程。(2)埋线治疗:辨证与选穴同体针疗法。方法:将1~2cm羊肠线在无菌条件下注入穴位,每两周治疗一次,四次为一疗程。(3)腹针治疗:取穴: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腹四关(双侧滑肉门和外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