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044165
大小:125.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7-25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组课文由《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组成。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四篇课文围绕本单元的学习专题“生活中的启示”,分别告诉我们: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实践起来却很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确是一本永远读不够,也读不完的书,虽然书上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就看我们善不善于去读它。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能读会写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读懂课文。通过读书,品味语言,能熟读背诵含义深刻的句子,丰富语言积累。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抓住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从中领悟的道理。三、教学重难点:1、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从中获得的启示。(重点)2、感悟作者获得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难点)四、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文字的阳光里,为文本中的人和事所感动,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2、带领学生走出文本,回到多彩的现实中,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待人诚恳
3、、诚实做人的重要,师生共同努力,一起为生活这本书增添新的美好的篇章。3、再回到文本,对于课文中给人深刻启示的重点句,能够熟读背诵,牢记于心,自觉用这些富有哲理的话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诚实善良,乐观向上,有益社会的人。五、课时安排:共11课时具体安排:13、钓鱼的启示2课时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1课时15、落花生2课时16、珍珠鸟1课时口语交际四1课时习作指导1课时习作讲评1课时回顾拓展四2课时13、钓鱼的启示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3、从
4、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过程与方法目标:1、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词。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读,来体会作者的心里变化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做一个严格遵守道德标准的孩子。二、教学重难点:1、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重点)2、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难点)三、授课类型:新授四、课时安排:二课时五、教学准备:录音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总34) 一、提出问题(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知道詹姆斯
5、•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 2、理解题目意思。 师:“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 二、整合问题(初步了解课文) 1、生字读音 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 2、部分词语的意思。 词串中的词语,有什么不
6、明白的,请提出来。 (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3、课文内容 生字词掌握得这么好,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来告诉大家: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别急,再看看课文才回答) (板书:钓鱼放鱼启示) 三、解决问题(深入体验课文情感) (一)、初步了解情感 提问,随机指导,择要板书(如:得意依依不舍感激) (对获得启示以后感激的情感的体会很难,学生可能说不出来。在学生真正说不出来之后,可以暗示:明白了所发生的事情的意义后,我对父亲是什么情感啊?) (二)深入体验“我”的情感。
7、 1、自读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 2、指导与交流 (1)出示语句 师:课文哪些语句,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 (学生说完,课件显示有关语句) (2)钓到大鱼时的心情 指导:在朗读种体会,联系《江上渔者》体会 (语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3)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 指导:逐句指导,在朗读种体会,在想象中体会。 (三)父亲的情感 1、自读 我们体验了儿子从钓到鱼到放鱼回湖的情感,父亲呢?把大鲈鱼放
8、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课文什么地方? 2、交流与指导。 (1)、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又什么不同?在课文的哪些地方? (2)、逐句指导: 请展开想象,当儿子向父亲再次投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