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诱深入 步步为营.doc

善诱深入 步步为营.doc

ID:14041304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5

善诱深入 步步为营.doc_第1页
善诱深入 步步为营.doc_第2页
善诱深入 步步为营.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善诱深入 步步为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善诱深入步步为营【摘要】在小学阶段,每个年级都有美术欣赏课,在教学中一般都设为专题欣赏:先是由教师搜集大量的与欣赏课课题相关的资料及审美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来扩大学生的审美视野。笔者发现在每节欣赏课中,多数教师讲授的时间过长,大都超过30~35分钟,有的甚至整节课都在讲授,学生主动学的机会很少,完全是教师满堂灌。这样的课堂极不和谐,如何打造和谐共进的美术欣赏课堂呢?笔者从兴趣欲、交流欲、获胜欲、共鸣欲的角度对师生和谐共进的美术欣赏课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兴趣欲交流欲获胜欲共鸣欲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陶冶情

2、操、开发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阶段,每个年级都有美术欣赏课,在教学中一般都设为专题欣赏:先是由教师搜集大量的与欣赏课课题相关的资料及审美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来扩大学生的审美视野。但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及听课、调查,笔者发现在每节欣赏课中,多数教师讲授的时间过长,大部分超过30~35分钟,有的甚至整节课都在讲授,学生主动学的机会很少,完全是教师的满堂灌输。这样的课,不仅教师觉得疲劳和枯燥,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教师相关资料准备充足、备课充分,也许勉强还能接受,但对于只有几岁的中、低年级学生来说,便使

3、他们觉得更累、更没兴趣。这些都很不适应现代教育所提倡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样的课堂极不和谐,如何打造和谐共进的美术欣赏课堂呢?笔者从兴趣欲、交流欲、获胜欲、共鸣欲的角度对师生和谐共进的美术欣赏课堂进行了探讨。一从兴趣欲入手循循善诱,引导其进入视觉感受阶段,据守为营一件视觉作品贸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其一无所知,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急于把知识直接往学生脑里灌,显然有悖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反之,创设恰当的情境,激发其兴趣欲,学生则会欣然进入视觉感受阶段。诚如德国一位学者作过的精辟比喻:将15克盐放在

4、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是试想如果你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就会在享受美味佳肴的同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中国青铜艺术》导入新课环节,笔者就进行了这样的尝试:课始,打开教室门。一位商周古人,手举金樽,边吟诗边喝酒,缓缓向大家走来。站定自我介绍后,原地旋转,带领同学们走进几千年前的古代,欣赏琳琅满目的青铜器(PPT)。之所以这样设计,就是要通过古代服饰、道具,古人的言行、动作、神态,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对青铜器产生兴趣。欣赏课前,尽管同学们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搜集活动,但不一定每位同学都对此感兴

5、趣。有了这样直观的情境导入,绝大多数同学兴趣欲就会被激发出来,随之就会兴趣盎然地紧随古人,愉快地进入视觉感受阶段。当幻灯图片被逐一呈现时,有些学生马上就能说出器皿的名称,这时在图片后再出示相应青铜器名称的文字,学生就很有成就感。欣赏的兴趣就会更加浓烈地延续下来。兴趣的欲望被点燃后,学生的学习热情就逐步释放出来。真可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二从交流欲入手循循善诱,引导其进入意向感受阶段,据守为营3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同样中国古代青铜

6、器也是寄托了古代统治阶层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怎样让学生深刻理解青铜器皿上的主观情思呢?笔者试着分两个层次从对话欲入手循循善诱,引导其进入意象感受阶段,揭开青铜器上体现的主观情思面纱。第一个层次,浅层次对话。教师提出:“在欣赏了很多青铜器图片后,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说说你对青铜器的了解吧!”第二个层次,深层次对话。教师又提出:“同学们对青铜器的了解可真不少,老师也准备了一些积分竞猜题。题目在信封里,每组一个,组长上台抽取。小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最后在全班交流。”第一个层次的对话,旨在意象感受阶段,听到来自不同座位和不

7、同陈述方式的声音,促进对话向深度发展。这样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充分表达的机会,特别是要让“弱势群体”的学生的声音充满课堂。因为每一种声音都有对话欲。这种对话欲一旦实现,对话的主体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就会对青铜器的认知、情感、态度及价值等方面进行有效的交流与碰撞,从而达成一种认知视界的融合,积极主动建构起属于自己的青铜知识体系。实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第二个层次的对话,旨在意象感受阶段,让小组成员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深层次地了解青铜器的意象美。因为信封里的问题比第一层次更深一点,所以小组学习、合作、探究显

8、得尤为重要。从对话欲入手分析,小组合作中的对话一定层出不穷。如果是对青铜器了解的问题,对话主体即组员需要在组内交流,得到全组人的肯定、认可。如果是不太了解的问题,更需要全组在交流中探索、合作,共同讨论出青铜器的意象美。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全组成员你一言、我一语一轮又一轮的对话中,青铜器皿作为图腾标志,作为政治地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