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加密桩的放样方法

曲线加密桩的放样方法

ID:14039866

大小:4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5

曲线加密桩的放样方法_第1页
曲线加密桩的放样方法_第2页
曲线加密桩的放样方法_第3页
曲线加密桩的放样方法_第4页
曲线加密桩的放样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曲线加密桩的放样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曲线加密桩的放样方法【摘  要】文章介绍了工程测量中比较方便快捷的、在已知控制点设站放样曲线上任意点的方法———方位角法。【关键词】圆心坐标;曲线;方位角;加密桩;放样;工程测量一、引 言  在工程测量中,常见的曲线测设方法有偏角法、切线支距法(直角坐标法)、弦线偏距法、弦线支距法、割线法等。但按常规去做显得特别烦琐,加上由于地形、地物的限制,往往会遇到种种困难,如交点或主要点不能设站及曲线上不通视等。都会给现场的放样工作增加许多困难,也拖延工作进度。为此笔者想到一种放样曲线的简单方法———方位角法,此方法是在曲线外的已知控制点设站,拨转任意方向的方位

2、角,计算在该方向上测站点到曲线上的距离,即可进行放样。  二、公式推导及适用情况 图1  上图所示是某工程轴线的曲线部分,O(Xo,Yo)点为曲线的圆心,R为曲线的半径,A(Xa,Ya)为已知控制点,也是仪器安置设站点。ZY为直圆点,YZ为圆直点,B为待测放样点。d为已知控制点与曲线的圆心O(Xo,Yo)的距离,S为已知控制点到待测放样点的距离,其放样原理如下。  1.在已知控制点A安置仪器,在曲线位置上拨转任意角度(方位角)αs;根据圆弧的方程式有:               (X-Xo)2+(Y-Yo)2=R2                  

3、            (1)  2.则B点的坐标表示为                  X=Xa+S×cosαs                  Y=Ya+S×sinαs                               (2)     将式(2)代入式(1)得以S为变量的二次方程式:  S2+2S[cosαs*(Xa-Xo)+sinαs*(Ya-Yo)]+(Xa-Xo)2+(Ya-Yo)2-R2=0      δX=Xa-Xo      δY=Ya-Yo      d2=(Xa-Xo)2+(Ya-Yo)2  即        S2+2

4、S(δXcosαs+δYsinαs)+d2-R2=0       (3)     解算公式(3)的S,在仪器显示αs的方向上量得距离S,就是曲线上的点B到测站的距离。  由此可见,当d-R=0时;二次方程式的根S为0,已知控制点A在圆弧曲线的延长线上。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只有选择其他的方法来放样或者搬仪器至其他控制点。当d-R<0时;已知控制点A在圆弧曲线内,二次方程式的解是一个正根和一个负根,正根就是该方向上的放样距离,负根就是测站点上倒镜在曲线延长线上交点的距离。当d-R>0时;二次方程式有解的条件下是两个大小不一样的正根或者一个根。控制点与曲线相对

5、位置可能有如图所示五种情况:              图2                             图3  从这些图的情况来看,好像没反映出公式(3)有两个解,其实线段AB与曲线有两个交点,一个是B点,另一个是在曲线延长的交点。图2所示的距离S是二次方程的大根值;图3所示的距离S是二次方程的小根值;图4所示两个根值S1、S2都在曲线上,放样出来就是曲线上的点B1、B2;当图4的点B1与点B2重合时就是图5所示情况,即线段AB与曲线相切于点B,二次方程有一解。         实地放样时,αs取值范围就是仪器照准ZY直圆点与YZ圆直点之

6、间。                              图4                                                                图5  三、实际应用     2002年我院的项目东兴市界河护岸工程,设计出来的堤线布置图,业主要求我院测量队在实地把堤线放样出来。下面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曲线加密放样情况,如图1所示。O(2384181.582,499465.014)为曲线的圆心,R=500m为曲线的半径,GP19(2383732,499491.912)为已知控制点,也是仪器安置设站点,已知后视

7、已知控制点GP7(2383714.08,499079.166)。根据两点的坐标计算得d=449.669m,拨转任意方位角由公式(3)计算放样距离S1,S2,S3,…S10的数值如下表:单位:方位角(度分秒)SS1S2S3S4S5S6…方位角246°21′48″  239°54′02″232°28′10″218°01′40″195°38′43″179°25′12″…112.51995.46781.42164.61752.91350.390…距离m  四、结 语  随着测距仪、全站仪的普及使用,极坐标法成为实际测量工作中的主导方法。上述方法的操作与极坐标法

8、的操作大致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方位角法不需要放样点的坐标,从拨转任意角度来计算放样距离。实际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