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012184
大小:3.06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25
《文衙弄5号-方道庭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衙弄5号据《地方志》记载原在城西北阊门内文衙弄5号、7号,今入口处为文衙弄5号。5号宅与花园面积共5.7亩。东至文衙弄,西至十间廊屋,南至平安弄,北临天库前。现开放花园部分计4亩,内水面亩许。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礼科副使袁祖庚归隐于此,建醉颖堂。楣为“城市山林”,“地广十亩,屋宇绝少,荒烟废沼,疏柳杂木”,“吴中士大夫往往不乐居此”(姜垛:《颐圃记》)。主堂世纶堂前池广5亩,池中有六角亭,池南垒五狮峰,高2丈,又有青瑶屿、生云墅、石经堂等点缀其间。崇祯《吴县志》称其“林木交映,为西城最胜”。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为文徵明曾孙文震孟得,万历末震孟及
2、第时名为药圃,堂名世纶。“第宅仍诸生时所居,未尝拓地一弓,建屋一椽”(汪琬:《文文肃公传》)。文死后,园日荒芜。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山东莱阳人姜采辗转来苏。时此处废为马厩,姜寓此,改名颐圃,又称敬亭山房(敬亭山在宣州),请归庄复书“城市山林”额。子安节、实节读书好士,实节改园名为艺圃。池约2亩,有念祖堂、红鹅馆、谏草楼诸胜。汪琬作《艺圃记》云;“马蹄车辙,日夜到门,高贤胜境,交相为重”。据康熙年间王石谷绘《艺圃图》,池北无水榭,仅为平台,西为敬亭山房(今已不存)。此后屡易主。道光三、四年,吴姓曾予葺新。道光十九年,太平军自阊门入时,数百人投池死。同治中,园宅
3、归绸业同人,绸缎同业立为七襄公所,重加修葺,建思敬堂。池内千瓣重台白莲,其种传系太平军自湖南带来,曾称苏城莲花之冠。民国初,公所经济不支,房屋陆续出租为民宅(今文衙弄5号、7号)。苏州沦陷时,园一度被日伪当局占用,亭榭坍塌,莲花憔损。民国35~36年春,园被青树中学借用,厅堂俱充教室。1950年市工商联第五办事处设此,1956年曾加维修,1959年起为越剧团、沪剧团、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及民间工艺社相继使用,厅堂曾用作托儿所、车间和仓库。住宅散为二十余户民居。“文化大革命”中,艺圃迭遭破坏,满目荒芜,时闻瓦滑石落之声,假山下挖防空洞,湖石峰被烧制石灰,水池被垃圾填塞大半,榭
4、阁倒塌2间,乳鱼亭已难辨认,湘莲绝种。1982年市政府决定修复,投资50万元,迁出工厂。设计人员察看园内山池布局尚与明末清初相近,精心测绘设计。9月开始施工。主厅博雅堂落地翻修,保持原梁架结构、青石阶沿、覆盆木鼓礅诸明代建筑特色。浚池并恢复湖石池岸,修复水榭、乳鱼亭、渡香桥。按原貌叠砌湖石假山(湖石购自安徽巢湖)。石壁山径,重建对照厅、响月廊、思嗜轩。新建朝阳亭、管理用房与花房,补植花木。配置全部家具陈设、匾额对联与书画挂屏。1984年9月竣工,同年国庆节开放游览。现有堂构13,匾额对联17,砖刻5(3块在文衙弄5号),碑刻3,树52种397株。古树有白皮松、罗汉松。全
5、园占地3967平方米,分住宅、花园两部分,宅分五进,布局曲折,厅堂古朴,有世纶堂、东莱草堂,园在宅西,面积2830平方米。水池居中,池北以建筑为主,博雅堂为园中主要厅堂,其南端有小院,设湖石花台,院南临池处,建有水榭五间,两侧厢房则与池水东、西两面的厢房相连。池南以山景为主,池水之南为假山,以土堆成,临处之处,则以湖石叠成绝壁、危径,既多变化又较自然。于池北远望此处,山石嶙刚,树木葱郁,给人以奇秀之美、山林之趣,成为园中的主要对景。此种以池水、石径、绝壁相结合的手法,为明清苏州一代造园家所常用,取法自然而又力求超越自然。池水之东有乳鱼亭,三面临水,亭顶木构件系明代遗构,
6、外有小径与各处相通,为苏州保存较少者。池西响月廊通向西南小院一区――芹庐,设圆洞门与其他景区似隔似连。入门即浴鸥池,为苏城园林中最小者。院中散置湖石花木,是园内最僻静处。香草居与南斋组成对照小厅,附近旧有鹤柴为养鹤地。原住宅位于园东北,门厅三间,东临文衙弄,照壁相对,门厅与住宅间有曲折小弄相通。旧时从住宅入园,今宅住居民。艺圃平面略呈南北狭长的矩形,北端为庭院,由主厅博雅堂和水榭组成;中央凿池,面积约一亩,为全园中心,水面集中,东南、西南各有水湾一处,上构低平石桥。除北端为水榭驳岸外,其余池岸均曲屈自然,而池面则因近旁为低小建筑而显得开阔,取网师园手法。池南叠假山,构桥
7、亭,西南置小院一所。廷光阁水榭五间,挑临水面,别具风格,为苏州园林中最大水榭。由此隔池南望,颇得山林野趣。水榭西侧厢房与池东西厢房相连,称畅谷书堂、思敬居,前者原为姜安节讲学地。水榭之北为主厅博雅堂,即旧念祖堂,面阔五间,明式构制,春日坐厅上眺望,远处山水清澈,近处花石相映,如对一幅自然山水画。这些建筑占据池北全部立面,这在苏州园林中甚为少见。此园较多地保存了明代园林的布局和风格,园景开朗,自然质朴,且为文震孟等名人故居所在,故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1995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增补为世界文化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