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陈思和).doc

中国当代文学(陈思和).doc

ID:14007834

大小:4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5

中国当代文学(陈思和).doc_第1页
中国当代文学(陈思和).doc_第2页
中国当代文学(陈思和).doc_第3页
中国当代文学(陈思和).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当代文学(陈思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当代文学杨媛媛2010123132中文系1.迎接新的时代到来第一节:“五四”新文学传统的转型A.1949年7月召开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其中的两个地区指的是;解放区和前国民党统治区B.全国第一次文代会是一个标志(标志着新民族主义文艺基本结束,社会主义文艺开始),预示了即将拉开帷幕的中国文学新阶段将由来自解放区战争实践的文艺传统为发展基础,同时也在思想斗争和思想改造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吸收“五四”革命文艺传统的战斗力C意义:实现文艺队伍的大会师确定文艺工作的总方向,建立社会主义文艺体制(组织团体官僚化,作

2、家身份干部化,文艺报刊专营化)D.三类作家:第一类作家,来自左翼文学阵营和长期配合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的进步民主人士。第二类作家,一批数量众多的游离政治斗争的知识分子他们在漫长的文学生涯中坚持独立的理想追求,不满国民党统治下的社会现状,对历史的大变革有期望,但又不知道新政权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第三类作家,曾在历史上与共产党或左翼发生过冲突的,有过并不愉快的回忆再感情上对新政权是格格不入的(沈丛文)第二节:胜利者的政治抒情:《时间开始了》在新的政治形势下,政治抒情的主要内容主要体现在对新政权及其领袖的

3、颂扬上,50年代为了满足新的人民时代的题材与主题的要求“颂歌”便进一步成为一种普通的文学样式。A.在内容上:它表现为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1)对于时代-革命的时代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及其主人翁------工农兵群众的颂歌。2)对于新中国的缔造者和建设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二者同时也就是对于新生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歌颂。颂歌成为50-60年代政治抒情创作的主流,一直发展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对领袖个人的颂扬达到了登峰造极,构思方式也日愈模式化B.语言上:往往表现出汪洋恣肆的语言风格,散文式口号式甚至语录式

4、的叙事句比比皆是,泥沙俱下,既粉碎了一般抒情诗的规律和节奏,以宏大的叙事来重新创造诗歌的巨无霸形式;又反映出诗人主观情感的大自由解放与“颂歌”体的英雄崇拜心理奇妙混合的矛盾,它构成了一个特定时代的诗歌特色。C.政治抒情诗创作的一个高峰---胡风的大型交响乐式的长诗《时间开始了》(1949年底----1951年初)这部作品有五个乐章组成:第一部《欢乐颂》,以1949年九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为缘起极力夸张和渲染会场的热烈气氛和毛泽东的伟大形象。第二部《光荣颂》,具体描写了中国劳动妇女的苦难历史以及

5、他们在时代感召下奋起反抗的几个光荣典型;第三部《青春曲》里,诗人将主观抒情转换成一种一组感性的形象,对小草土地雪花阳光晨光等新生事物的青春充满了真纯的感激。这是一组优美感人的抒情小诗。D.胡风诗歌理论的核心:诗人的声音是时代精神的发酵,诗人的情绪的花是是人民情绪的花,诗人的巨大的感情因素必须与时代的精神特质紧紧的结合起来.E.《时间开始了》的特色:诗人用相当个人化的语言叙述了诗人与几个先烈间的肝胆相照的故事,所谓“个人化的语言”指的是诗中抒情主题既是十分生动的诗人自传形象,又融合了某种庞大的共同性的

6、时代的声音,后者是通过前者而不是概念化的感受来表达的。这部长诗包含了以颂歌为特色的政治抒情诗的许多必要因素,特别是强烈的抒情主题的塑造。第三节:寻找时间的切合点《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作家在写颂歌时的态度往往比较谨慎,很少将抒情主体的感情扩大为“时代的声音,而是作家通过发扬主体的积极因素来寻求与时代的切合点。A.巴金的《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这篇散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记录作家参观集中营的过程.(阿来克斯)B.巴金:巴金是“五四”新文学运动觉醒并走上社会的一代知识分子的接触的杰出代表。1929发表第一

7、篇小说《灭亡》他的代表作《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等以强烈批判社会专制制度和封建家族制度,鼓励青年反抗精神而闻名。《憩园》《寒夜》等对小人物的不幸寄予深厚的人道主义同情。(巴金受无政府主义影响很大)第四节:潜在写作的开端〈〈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A.这是一篇奇异的手记式散文,虽然这仅仅是作者在病中的“呓语狂言”,但它富有象征意味的记录了知识分子在一个大转型的时呈现出的另一种精神状态。B.文章特点:这是一篇随意极强的手记但是却鲜明的烙上了沈丛文向有的文字特点:文字松弛内涵丰富语言有节奏感。C.文章

8、从静中有声开始写起,写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在短小的篇章里他插入了三段不同时间向度的叙述性文字:历史的回忆现实的抒情和对未来的幻想其中蕴含了三个女性:历史上的丁玲,现实中的张兆和,和幻觉中的翠翠。第二章:来自明间的土地之歌第一节:民间文学形态与农村题材创作A.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成熟于战争的实践,所以,以毛泽东文艺思想为指导方针的抗日民族根据地的文艺运动,正是当时战争实践的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它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文学与一个时期的战争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并严格服从战争时期为革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