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doc

浅谈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doc

ID:14001950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5

浅谈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doc_第1页
浅谈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doc_第2页
浅谈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  论文关键词:创新教育 课堂教学 民主性 参与性 开放性  论文摘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发展的需要。增强课堂教学的民主性、参与性和开放性,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贯彻创新教育。  创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如果只有记忆和模仿,就不可能有发展,就不可能有人类的文明,未来需要什么?需要创新。教育承担着创造未来的使命。早在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呼吁把“培养创造性”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下,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型人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逐

2、步重视。自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将创造力开发视为通向21世纪的法宝。新加坡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是:教育出一支有创造力的大军,使他们的创造力足以使新加坡成为“智力岛”。当今国际教育改革总的趋势:在打好基础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对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以便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国与国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是已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的灵魂。知识经济说到底是一种创新经济。今后知识经济的发展仍然需要知识创新,其基础则是通过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强调对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日本就把“丰富的创造力”作为其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

3、要求。在我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强调:“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因此,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实施创新教育,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时代的呼唤。应国际潮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24世纪80年代,我国的创造教育悄然兴起。但是直到如今,我们的教育由于传统习惯的影响,我们所注重的是“复制型”人才,不利于或压抑创新精神的教育现象依然存在,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相当薄弱。所以不少外国学者在评价中国学生时

4、认为,中国学生学习刻苦,基础知识掌握好,但动手能力较差,创新精神不足。我们必须消除现行教育中的种种弊端,为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创新型人才有赖于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培养创新型人才,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是创造性的模范,其自身应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非常乐于从事创造性活动。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的教师将不断提高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创新型教师。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必须树立人人具有创造力的观念。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人人是创造之人。”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有巨大的创造潜能,我们教育就是要将这种潜能发掘出来,变成现实的创造能力。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我们无法预料你的课堂里是否坐

5、着将来的能人和天才。但作为教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十分重视学生的进步,十分重视学生身上哪怕是非常微弱的思想火花。须知:学生为了任何成就恰恰基于儿时不断闪烁的思想火花。创新在开始时总是弱小的,幼稚的,从点点滴滴开始的。只会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路的人,只能复制,不能创新。3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必须改革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增强我们课堂教学的民主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课堂教学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学科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中主要素质,吹拉弹唱、打球照相、扑克麻将也是素质,但它不代表先进文化的方向。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是对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它要求教师必须

6、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旧的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作为教学目标,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使创新教育落到实处。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增强我们课堂教学的民主性、参与性和开放性。课堂教学的民主性,是指课堂教学由接受教育向自主教育的转变。我国目前的教育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接受式教育观的支配,不少教师仍把学生看作听命于教师指挥的消极的被动的对象,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毫无遗漏地传授知识给学生,课堂全由教师摆布,学生唯师是听,教师中心,主宰一切。这样的课堂培养学生的盲目性,依赖性,没有思维的空间,严重压抑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的课堂是不民主的,是专制的,弊端甚多,或者叫做多弊

7、之端。我们主张是师生平等的民主的自主教育观。自主教育观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施教的前提,认为人的成长,取决于个体的特性和潜能的发挥,取决于人的自我实现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真正作到民主对待每一个学生,培养主体意识,尊重主体地位,激发主体潜能,宏杨主体人格。这是课堂教学民主性的基础。课堂教学民主性,也要求教师努力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和创新的氛围。心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