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突发环境

青田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突发环境

ID:13975131

大小:1.22 MB

页数:67页

时间:2018-07-25

青田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突发环境_第1页
青田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突发环境_第2页
青田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突发环境_第3页
青田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突发环境_第4页
青田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突发环境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田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突发环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青田县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青田县人民政府2017年12月青田县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目录1总则11.1编制目的11.2编制依据11.3适用范围21.4工作原则31.5事件分级41.6应急预案体系42组织机构与职责62.1应急指挥部62.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102.3应急救援队伍112.4应急专家组142.5地方层面应急指挥机构143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163.1监测和监控163.2预防工作173.3预警173.4信息报告194应急响应224.1先期处置224.2应急响应234.3县级

2、一级响应244.4县级二级响应274.5响应终止274.6过程评估284.7善后处置285后期工作305.1总结评估305.2善后处置305.3事件调查处理3164青田县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6应急保障326.1预案保障326.2值守保障326.3预警保障326.4机制保障326.5队伍保障326.6物资装备保障336.7技术保障336.8资金保障346.9通信、交通与运输保障347宣传教育、培训与演练357.1宣传教育357.2培训357.3演练378附则398.1定义398.2预案管理398.

3、3奖励与责任追究398.4预案实施时间40附件141附件244附件350附件454附件556附件657附件758附件85964青田县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建立健全青田县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高青田县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预防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最大程度降低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影响,有效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和浙江省有关规定,结合青田县实际,特制定本预案。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

4、和国主席令第9号),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订),2018年1月1日起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2009年5月1日起施行;6、《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2001年4月21日颁布施行;7、《关于加强应急管理的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国发[

5、2006]24号,2006年6月15日;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意见》,国办发〔2007〕52号,2007年7月31日;9、《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17年修正;10、《浙江省大气污染物防治条例》,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64青田县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6年5月27日修订通过,2016年7月1日起施行;11、《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3年修正)》,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2013年12月19日公布;12、《国务院关于加强

6、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2011年10月17日公布;13、《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2013年10月25日公布;14、《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2015年2月3日发布;15、《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浙政办发〔2016〕117号),2016年9月22日发布;16、《环境保护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国家环保部令第17号),2011年5月1日起实施;17、《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浙政发〔2005〕1

7、2号),2006年3月22日发布;18、关于印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污染损害评估工作程序规定》的通知(环境保护部环发〔2013〕85号)。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青田县行政区域内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具体包括:1.危险化学品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在生产、经营、贮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等事故;64青田县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其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3.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他严重污染事故;4.因自然灾害影响而造成的危

8、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5.其他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核设施及有关核活动发生的核事故所造成的辐射污染事件、河道船舶污染事件的应对工作按照其他相关应急预案规定执行。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按照《丽水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等有关规定执行。1.4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积极预防。将保障公众生命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公众环境权益,最大程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