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963618
大小: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5
《科目二场内道路驾驶考试项目设置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科目二场内道路驾驶考试项目设置要求一.科目二场内道路考试项目包括 1.通过连续障碍(圆饼路); 2.通过单边桥; 3.直角转弯; 4.侧方停车 5.上坡路定点停车与坡道起步 6.限速通过限宽门 7.百迷加减档 8.起伏路行驶 9.曲线行驶;二.科目三考试项目要求 1、大型客车准驾车型.场内道路驾驶必须考试上坡起步、侧方停车、直角转弯、曲线行驶、通过连续障碍(圆饼路)、通过单边桥、实际道路驾驶考试不得少于7公里。 2、大型货车准驾车型。场内道路驾驶必须考试上坡
2、起步、曲线行驶、侧方停车、限速通过限宽门、通过连续障碍(圆饼路)、通过单边桥。实际道路驾驶考试不得少于5公里。 3、小型汽车,小型型自动档汽车准驾车型。场内道路驾驶考试项目不得少于6项,手动档汽车必须考试侧方停车、上坡起步.小型自动档汽车必须考试侧方停车,其他项目考试由考试员随机选取。实际道路驾驶考试不得少于3公里。三.科目三场内道路驾驶考试 项目设置: 一.圆饼路 目的:考核驾驶人驾车通过连续障碍时,对各车轮行驶轨迹和内轮差位置的判断能力。 1、图形设计: 路宽=7米,圆饼直
3、径=0.7米,B、C、D、E圆饼中心点偏离路中心线1米:饼高<车辆最小离地间隙,通常小型车辆6厘米、其它车辆10厘米。 圆饼间距为相邻两块圆饼中心点投影在路中心线上之间的距离;大型客车、大型货车所考核的圆饼间距为2倍车辆最前轮轴至最后轮轴距,小型汽车为2-5倍的车辆轴距。(牵引车考试只设A、B、C三饼,圆饼间距为1.5倍轴距,轴距是牵引车前轴至挂车最后轴的轴距)。 2、通过要求: 该路段共设置6(3)块圆饼,要求除小型车用一档外,其它车型驾驶用二档(含)以上档位车速,将车骑于圆饼之上通过,
4、车轮轨迹不得碰、擦、压圆饼,并且不得超、压两侧路边缘线, 二、单边桥 目的:考核驾驶人对所驾驶的车辆,能准确运用方向,并对所有车轮位置的直线行驶轨迹的正确判断和掌握车辆不平行运行技术。 1、图形设计: 桥宽=0.2M(体现抓大放小的原则);桥高≤车辆最小离地间隙,通常小型车辆桥离=0.08M,其他车辆桥高=0.12M,甲乙桥错位=车辆轮距+1M,甲乙全桥间距;牵引车挂车2倍轴距,小型车辆3倍轴距,其他车辆2.5倍轴距;桥面长度=1.5倍车辆轴距;坡道≤7%。 2、通过要求:驾驶人要
5、正确掌握方向,将甲、乙两桥分别用左、右边轮压于轮下,平稳、顺畅通过。小型车辆使用一档(含)以上档位,其他车用二档(含)以上档位。三、直角转弯 目的:考核驾驶人在急弯路段能迅速运用方向并对车辆内、外轮差距进行正确判断。 1、图形设计: 路长≥1.5倍车长: 路宽:小型车辆为1轴距+100cm,半挂牵引车路宽为牵引车轴距+3m,其它车辆为1轴+50cm。 2、通过要求: 用低速按规定的线路行驶,一次不停车完成,车辆可以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直角转弯通过, 四、侧方停车位 目的:
6、让驾驶人掌握将整车正确停于路右车位(库)中的技能,以适应日常驾驶生活中临时停车的需要。 1、图形设计:车位(库)长:大型客车为1.5倍车长减1m,小型车辆为1.5倍车长加lm,其它车辆为1.5倍车长;车位(库)宽=车宽+80cm;车道宽=1.5倍车宽+80cm。 2、通过要求: 驾驶人员驾驶车辆在不碰、擦库位桩杆,车轮不压碰车道边线、库位边线的情况下。通过一进一退的方式。将整车移入右侧库位中。 五、上坡路定点停车与坡道起步 目的:考核驾驶人上坡路段驾御车辆的能力,正确地在固定地点靠
7、边停稳车辆,以准确使用档位和离合器的能力,以适应在上坡路段等候放行时的操作需要。 1、图形设计: 定点停车桩杆距坡底>1.5倍车长,全坡长>30M 2、通过要求: 驾驶员应通过视觉和感觉及时判断坡道的陡坦、长短及路宽等道路情况,采取恰当的操作方法,控制车辆平稳停车和起步。 做到转向正确,换档迅速,方向、制动、离合器三者配合准确协调。 半坡起步的规则 (一)考试要求﹕实际上包括两个考试项目﹐先是上坡路的定点停车﹐再是坡道的起步行车。定点停车﹐车辆的前保了险杠要在定点停车黄线的
8、中间﹐保险杠不得超越或后缩黄线50厘米﹐前后右轮要停在边缘黄线和白线之间(宽度30厘米)。坡道起步﹐要求车辆倒溜不超过30厘米。 (二)驾驶技巧﹕(1)定点停车的关键是兼顾好前后﹑左右的方向与距离﹐同样可借用参照物。即设定车身上的一个固定点﹐与考场上的某一物体对齐。比如﹐以右车门内的车窗按钮﹐对应坡道右边某一棵树﹐一旦两者对齐﹐就马上停车。(2)坡道起步最怕熄火﹑倒溜﹐要注意3个步骤。首先是轻带油门﹐慢松离合器﹔其次是一旦感觉车子已有向前的动力﹐就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