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阴伤寒 专病专论

夹阴伤寒 专病专论

ID:13953129

大小:8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5

夹阴伤寒 专病专论_第1页
夹阴伤寒 专病专论_第2页
夹阴伤寒 专病专论_第3页
夹阴伤寒 专病专论_第4页
夹阴伤寒 专病专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夹阴伤寒 专病专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夹阴伤寒专病专论默认分类  2009-11-2412:07  阅读0   评论0 字号:大大 中中 小小请大家就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诊断、治疗原则、治疗方法、临证思路、独特经验、典型病例等方面的心得体会回复帖下,回复不拘形式,原创、转载、评论、图片等均可,强调贴近临床、注重实用,突出个人独到经验,凡回复者均给予一定金钱或贡献值的加分奖励。夹阴伤寒夹阴伤寒是中医诊断病名,系指在性交之后感冒风寒,临床表现为身热面赤,伴有小腹绞痛,双下肢逆冷,上腹部胀满,或呕吐或腹泻,甚则舌卷阴囊收缩等症。内有房劳伤肾,外感风寒的病证。《伤寒全生集》卷一:“苦脉沉足冷,面赤微

2、热,此皆夹阴伤寒也。”因房劳伤精而后骤感风寒;或夏月行房后,恣意乘凉,触犯风露所致。证见身热面赤,或不热而面青,小腹绞痛,足冷踡卧,或吐或利,心下胀满,甚则舌卷囊缩,阴极发躁,或昏沉不省,手足指甲皆青,冷过肘膝。舌苔淡白滑嫩,或苔黑滑,舌本胖嫩。脉六部沉细,甚或伏绝,或反浮大无伦,沉按豁豁然空。治法外则灸关元、气海以回元阳;内则用参附再造汤助阳发表,或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人参、干姜以温经散寒。如脉伏绝,阴极发躁,继即神气昏沉,不省人事者,速用回阳急救汤,提神益气,回阳生脉。(《重订通俗伤寒论?夹阴伤寒》)。参见阴证伤寒条。中医治疗此症,辨证阳虚和阴虚两类,

3、阴虚者舌苔淡白舌体胖大、脉沉细或浮大无力,治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人参、干姜,重症者治以西逆汤(附子、干姜、甘草)加桂枝合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阴虚者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舌黑生刺、脉数有力或沉细无力,治以葱白七味饮(葱白、葛根、豆豉、麦门冬、地黄、生姜),重者治以增液承气汤(玄参、麦冬、生地、大黄、芒硝)。夹阴伤寒脐疗方3 组成胡椒15粒,丁香10粒,黄丹3克,明矾9克,共研细粉。  用法以醋调药粉涂脐,常规法固定。  主治房事后饮冷受寒致手足冷,脐腹痛。夹阴伤寒  曹永康编著  一、概论  夹阴伤寒,古方书无此病名。但一般认为,此病从色欲中得来,是

4、年轻人易患之危险疾病,言下有谈虎色变之概。予以为此证非单指入房致病而言,其阳虚阴盛,伏寒化热者,主要是体质先亏,真阳不足,不能鼓邪外达,以致感邪而不即发。初起证状,不甚显著,以后热度转高,往往呈阳证假象,此即伤寒论少阴病之反发热。仲景伤寒论曰: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说明此病在起病之初,由于肾阳式微,邪从虚寒而化,故有脉微细,但欲寐等阴静衰頽形证也。其曰反发热,脉沉者,乃由于患者正气虚弱,寒伏于里,虽发热为由阴出阳之兆,而里阳不能鼓托,故脉不见浮而见沉。其关键在脉沉,故知为少阴之反发热,是即所指少阴而兼太阳之表。少阴里虚,不可发汗,兼表又得不发汗,故

5、须以温经助阳以撤邪之法,使外邪之深入者可出,而里阳亦不因之外越也。此证的前后各阶段,千变万化,必须验体辩证,掌握四诊八纲,而辨析此中真假证证状。笔者认为此证诊断治疗各法,有不同于一般时证者,今试详论其证治。    二、分论  论病证与治疗法  夹阴伤寒一证,四时皆有之。初起形证,每易与一般时证混淆,最须明辨,庶几无差。病之起因,约分三种:一先天素亏,二房室伤肾,三寒热中失精。三者皆能使下元虚寒,正气衰弱。倘一旦不避风寒,或入河水中,或飲冷水果,或当风而酣睡,则外寒乘虚直入,虚寒相搏,而生寒热(或不即发热)。  第一期证候及治疗法:病人恶寒头痛,腰酸神怠,

6、嗜睡懒言,腹部弦急,溲溺不爽,渴饮喜热。苔白厚腻,脉弦紧而沉细。此时宜宗仲景麻黄附子细辛汤法。以其少阴经气不足,邪从虚寒而化,必得辛温扶阳,温经撤邪,方可微汗而愈。若此时误认作伏邪湿温一门,用柴胡、青蒿、紫苏等宣散药,或用泻心、栀豉等宣泄剂,得汗得便后,亦能使病势轻减,但未能頋及虚寒化热一层,徒解其表而泄其蕴,使寒邪更加深邪。所以临证之际,首先要了解病人生活动态以及平日体质强弱。遇此种虚寒化热热之证,应掌握热是假而寒是真之古训。惟用辛温发散发散,温经撤邪方法,方不致犯虚虚之错误。  第二期证候及治疗法:此是由第一期因循失治或误治而渐趋严重。病人渐见躁扰不

7、安,两颧泛红,肢冷汗渍。脐腹按之板窒而痛。小溲色黄,溺时难出。苔白罩黄灰,燥而不干。脉濡滑尺露,露而有神,重按不实。所谓下极阴寒,无阳以化,膀胱气化不宣,浮阳格拒于上,此是证之变也。此时治法,宜选用桂枝加桂汤、五苓散、真武汤等方法,扶阳化气,以逐阴寒。或用白通人尿猪胆汤,热因寒用,坚阴导火。总之,则病人阴阳之偏差程度,而灵活变通。吾师更传麝鸽复脐、及姜艾灸脐、葱麸热熨等法为外治。此法以环脐一团结硬,按之呼痛,小腹板窒,小便不行为适应证。此法确有温散凝寒之效。但此时每易因其苔罩黄灰,腹窒按痛,而误认作伏邪夹积,及湿热化燥之证。于是或段甘寒生津,或进消导下夺

8、,则一以伤阳、一以伤气,阳气重伤,邪愈冰伏,病必加重。  第三期证候及治疗法: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