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925242
大小:4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5
《热带作物标准体系建设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热带作物标准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热带作物(含热带、南亚热带作物,简称“热作”)标准体系是我国农业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热作标准在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进一步发挥热带作物名特优新稀特色,推进我国热作产业生产规模化、管理标准化、经营集约化、贸易国际化,加速发展现代热作产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适应加快转变热作产业发展方式新形势的需要,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十
2、二五”规划》和《全国热作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本规划。一、“十一五”热作标准体系建设成效“十一五”期间,热作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按照农业标准化工作有关要求,立足热作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标准制修订、宣贯实施、队伍建设、研究与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标准制修订工作快速推进11着力完善天然橡胶、热带水果、热带纤维作物等优势产业标准体系建设,突出品种资源保护、病虫害防治、产品质量、安全限量及测试方法等重点领域,共制修订国家标准46项、行业标准85项,引导制修订地方标准近200项。目前,热作标准已覆盖4
3、0多种作物(产品),天然橡胶、香蕉、芒果、荔枝等主要热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质量监管等方面基本实现了有标可依。建立了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基础,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衔接配套,贯穿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热作标准体系。(二)标准实施应用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配合农业部实施“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项目”,结合“香蕉产业升级计划”、“天然橡胶和热带水果行动计划”、“良种良苗繁育基地”、“南亚热作名优基地建设”等工作,加强了标准的宣贯实施,促进了标准与产业的有机结合,加快了热作产业标准化实施进程,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热作产品质量
4、安全水平得到大幅提升。香蕉、芒果、荔枝、龙眼质量安全普查合格率达99%;天然橡胶、剑麻等作物示范区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15%以上,大田生产成本降低约10%,有效促进了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以标准为载体,集成、转化和应用了一批科研成果,获得多项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其中“天然橡胶标准化加工技术研发集成及应用”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标准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11按照“依托行政建体系、依托体系育人才”的队伍建设思路,在热区建立了以热作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导、以热区科研教学单位为支撑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和人才队伍;成功完成了“第二届农
5、业部热带作物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换届工作,标准化专家委员增加至132人。以此为核心,在全国生产、经营、推广等领域培训标准化实用人才3000人次以上,为加强热作行业监管、深入推进标准化工作提供了人才保障。(四)标准研究明显加强紧密跟踪科研基础和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标准的清理整顿工作,出版《中国农业热带作物标准》、《中国农业热带作物标准汇编(2005~2010年)》,为有针对性地指导标准制修订提供基础;注重标准与重大科技专项工作的有机结合,及时将先进的科研成果集成转化为标准,促进了关键技术在生产中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如依托香蕉种质
6、资源描述和病虫害防治等研究成果,制定了《香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香蕉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等系列行业标准,有效解决了生产环节中的关键问题。(五)对外交流工作扎实推进积极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国内技术对口工作和WTO-TBT/SPS通报评议工作;11推荐4位专家参加ISO/TC45的分技术委员会相关工作组,完成ISO标准表态和复审共59项,国际标准投票率100%;收集整理了超过上万项国际标准、主要热作生产国和贸易国标准,出版《国内外热带水果农药最大残留量指标汇编》等多部相关著作,完成了主要热带水果、香辛饮料等国外标准比对研究,为实现我
7、国今后一个时期的采标目标和相关领域科学、合理、有效地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供依据。二、“十二五”热作标准体系建设工作面临的形势确保天然橡胶等战略性产品和木薯等新型能源原料的基本供给,增强热带水果等优势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是热作产业的基本任务,其根本出路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化建设。标准体系建设作为实现该目标的重要保障,“十二五”期间,既面临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又亟需突破发展障碍。(一)国务院热作产业发展意见为热作标准体系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我国热作产业发展的意见》,从国家战略高度肯
8、定了天然橡胶、木薯、油棕等工业原料,香蕉、荔枝、芒果等热带水果以及咖啡、桂皮、八角等香(饮)料在国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完善产品生产标准体系,推进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产品优质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