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916442
大小:1.50 MB
页数:120页
时间:2018-07-24
《麦卡锡:一个焦虑的时代(全文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麦卡锡:一个焦虑的时代关于麦卡锡时代的又一本书最近告密话题在引起大家关注,也看到有人提到“民族反省”,我想,那不是一个单纯讨论个人品质的道德问题,根源也不是文化问题,而是社会制度使然。虽然,当一个扭曲的制度长期笼罩,久而久之,也会塑造群体行为模式,也就塑造出特定的“民族文化”来了。但究其根源,仍然是一个制度问题。否则我们无法解释,同为德意志民族德意志文化,何以东、西一分家,人的品性就很快变得南辕北辙;也无法解释,美国这个出了名在立国当日就建立了一以贯之制度的国家,何以也出现一个短短的麦卡锡时期,在那个时期,美国的不少文化人也突然进入告密行列,一定的文化圈内,
2、也人人自危。而在那个时期结束之后,就在同一个美国,好像恶梦一场醒来,一切又烟消云散。这场恶梦让美国吓出一身冷汗。所以参议员麦卡锡演变成为“麦卡锡主义”这样一个很“重”的词,负面得一塌糊涂。有关的书可以说是出了一把又一把。2005年还出了一本新书《焦虑的时代》,马上被评为《时代》最佳图书。此书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海涅斯·约翰逊(HaynesJohnson)。他和父亲麦考姆(MalcolmJohnson),是迄今美国历史上唯一一对都获得普利策新闻报道奖的父子,真可谓“Johnson&Johnson”父子兵。老约翰逊当年在美国家喻户晓。1948年,老约翰逊受编辑派遣,
3、例行公事地调查一件码头工人谋杀案,结果,他的调查报道《水边罪恶》(CrimeontheWaterfront)在纽约老《太阳报》连续刊出,震动全美。这些报道最后被改编为电影《水边》,获得奥斯卡金像奖。老约翰逊出名在于他“创造了历史”。他让大家看到,假如不严格监督规范,工会非常容易演变为有组织的犯罪集团。他揭露的码头工会如黑手党一般,拉帮结伙,谋财害命,整车整车地大批量盗窃货物。他的报道不仅引发一系列司法调查和审理;罪证确凿的系列谋杀者被法庭定罪,还导致整个码头工会被美国劳联-产联开除;美国从此成立管理码头的港务局,也启动美国国会对有组织犯罪集团的著名公开听证,
4、当时电视转播,轰动整个美国。他自己因此获得了1949年的普利策新闻报道奖。老约翰逊的儿子海涅斯·约翰逊不仅是《华盛顿邮报》出色的新闻记者,还写了十五本书,是多本畅销书的作者。他写了一系列的美国总统,《焦虑的时代》和前一本《克林顿时代的美国》(AmericaintheClintonYears),都被《时代》杂志评为最佳图书。他还是公共电视台的美国评论主持人、美国问题的专栏作家。小约翰逊的心结海涅斯·约翰逊在1966年获得普利策新闻报道奖,源于他对发生在阿拉巴马州塞尔马(Selma)的民权运动,作出了一系列报道。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之所以一直会关心种族关系和民
5、权运动,因为他认定自己是个“南方人”。虽然他出生在纽约,可是父亲的家乡就是我们现在住的典型南方州佐治亚。在种族隔离时期,美国的南北方是两个世界,以北方为代表的美国大部分地区,并不清楚南方深腹地的种族隔离是怎样的具体体验。二十年代,佐治亚的KKK还很猖獗,老约翰逊就是因为在报纸上揭露了KKK的罪行被追杀,报纸也被捣毁,还是州长掩护了他,这才逃到纽约落脚。父亲的这个经历成为小约翰逊的一个心结。海涅斯·约翰逊还有个心结,就是他的父母都是美国左翼,父亲曾经帮助过美国共产党。因此,他对所谓“惧怕红色”的时代,特别关注和敏感,麦卡锡主义就是那个时代的象征。麦卡锡主义是上
6、世纪五十年代的事情,距他写《焦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五十年。他为何在2005年的七十多岁高龄著书重提旧事,一看书的副标题就知道:“从麦卡锡主义到恐怖主义”(TheAgeOfAnxinety:McCarthyismtoTerrorism),他是受了新近的恐怖战争时代美国社会面临种种新问题的刺激。他不仅在书名副标题暗示了两个时代的关联,也在“致读者”中清楚解释了自己写这本书的原因,是因为在今天的时代,“麦卡锡主义是站在那里的一个参照标准。它告诉我们,当恐惧和焦虑相结合的时候,会在公众和政治生活中制造歇斯底里”。“社会性歇斯底里”,这是作者和许许多多美国人在今天回
7、忆那个时代的定位,要举出实例讲出故事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大家今天谈到麦卡锡主义,非常自然地和这本书的作者一样,会从麦卡锡这个人讲起,讲起他作为政治家,一开始就是一个品质非常可疑的人,他很早就被怀疑接受百事可乐以及其他游说集团的好处。他本人酗酒,精神状态不稳定。也就是说,一个歇斯底里的人,利用社会对红色的无端恐惧和焦虑,推动了社会疯狂。今天大家都知道,麦卡锡主义是冷战的产物。人们通常理解,在冷战时期,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造成了两个不同阵营的对立。很多人认为,发生在美国的“惧红”,那只是意识形态歧视或思想迫害的结果。最后,柏林墙倒塌,冷战以一种戏剧性的方
8、式结束,安然度过,似乎更凸现冷战期间发生的各种事件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