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87874
大小:240.00 KB
页数:77页
时间:2017-11-11
《中西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比较研究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西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比较研究毕业论文目录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2(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兴办及发展的背景…………………………12(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因…………………………………13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形势……………………………………………15(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151.适应经济建设环境的变化……………………………………172.满足高等教育的需求的增加…………………………………173.加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184.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
2、…………………18(二)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思想认识………………………………191.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大教育观………………………………202.促进职业教育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观…………213.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质量观…………………………………214.树立以创新促发展的动力观…………………………………21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21(一)教育的定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231.正确的定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232.围绕职业岗位需求确定专业设置……………………………243.为经济建设第一线培
3、养实用型高级人才……………………244.按照职业岗位需求进行的专业建设…………………………24(二)特色专业的培育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251.面向市场,创新思想,培育特色专业………………………25772.发挥区位优势,培养特色专业………………………………25(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教师队伍建设…………………261.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262.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水平决定了学校的办学质量…………26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26四、中国高等职业教
4、育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要求……………………27(一)高等职业教育对知识要求……………………………………29(二)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能力要求………………………………30(三)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素质要求………………………………31五、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32(一)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原则…………………32(二)专业课程设置适应国际发展融入信息教学手段……………33(三)抓过程,把好“四关”………………………………………33六、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分析……………………………………34(一)“五阶段职教模式”………………………
5、……………………341.“五阶段职教模式”的内涵…………………………………342.“五阶段模式”的实施………………………………………343.“五阶段模式”的特点………………………………………35(二)产学研的教学模式………………………………………………361.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372.“工学交替”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373.“2+1”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374.继续工程教育模式……………………………………………385.工程研究中心模式……………………………………………386.大学科技园区模式………
6、……………………………………39七、西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学模式探讨…………………………………3977(一)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类型………………………………391.美国:以多元办学为主体,具有完备的法制法规及立体交叉的管理体制与合作教育的模式…………………………392.德国:多种类型的高等职业教育,均以市场为导向,注重校企合作、面向用户…………………………………………403.英国:工读交替的合作教育,办学形式灵活多样……………414.法国:高级技术员班和技术学院两种教育形式并行发展的体制……………………………………………………42(二)国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分析………
7、……………………421.CBE模式………………………………………………………422.“双元制”模式………………………………………………443.MES模式………………………………………………………45八、中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比较…………………………………46(一)中西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比较……………………………461.高等职业教育出现背景比较…………………………………462.用人问题上的务实性比较……………………………………473.人才培养目标比较……………………………………………484.教学模式与课程设置比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