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1的引进及改进

歼11的引进及改进

ID:13865461

大小:3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4

歼11的引进及改进_第1页
歼11的引进及改进_第2页
歼11的引进及改进_第3页
歼11的引进及改进_第4页
歼11的引进及改进_第5页
资源描述:

《歼11的引进及改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Su-27歼-11引进及改造歼-11系列战机是中国在引进俄罗斯苏-27SK后发展的第三代重型战斗机。1997年俄罗斯与中国签订协议,从而使中国可以生产苏-27型战斗机。我国自己生产的这种战斗机被命名为歼-11。其中前期为苏-27SK的特许生产型,后期则进行了重大改进,成为一种性能优秀的新型战机。目前该机已成为我国空军的主力战机,装备在各大军区空军部队,为保卫我国领空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编辑本段]发展历程  1989年,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访问北京,冰封30年的中苏戈尔巴乔夫访华为中国引进苏-27创造了契机关系终于揭开了新的篇章。莫斯科迫切希望改善与北京的关

2、系,戈尔巴乔夫为此送出了一份厚礼——重启中苏军事合作。1989年9月,苏联《红星报》发表了对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大将的专访,他表示如果中国希望获得米格-29之类的高性能飞机,“苏联政府认为不存在政治障碍”。这番谈话如一声惊雷,在国际政治界、军事界引起轩然大波,外界把他的话看作是中苏全面和解的发轫。俄罗斯解密档案显示,1989年上半年,在苏共内部激烈讨论的诸多问题中,就包括苏联该不该与中国和解的内容。相当多的“知华派”人士认为,被阿富汗战争耗尽气血的苏联已不可能继续单独对抗美国,国际上将出现“美国单一超强”的局面。同时,美国认为它不再需要同中国结成对抗苏联的统一战线

3、,“对华遏制”渐渐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主线。苏联政府对国际局势做出的这一判断,成为其推动中苏乃至后来中俄进行军事接触的首要动机。正如俄罗斯前外长普里马科夫所说:“现在轮到我们向美国打‘中国牌’了。”  苏-27因其性能先进,当时只装备苏联国土防空军,即便在苏联国内,也没多少人知道它的存在。正因如此,苏联在最初的谈判中,不愿出售苏-27。1990年5月31日,由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率领的高级别代表团访问了莫斯科。这次访问中,双方签署了《会议纪要》,中国购买苏联武器的工作进入程序化谈判阶段。正是在那次会谈中,中国军人了解到除了米格-29战斗机之外,苏联还有更先进的苏-2

4、7。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访问期间,苏联空军在机密的库宾卡基地向客人们现场展示了苏-27战机。苏-27的优越性能让中方大为赞赏,坚定了中方引进苏-27的决心。据米高扬设计局总设计师别里雅柯夫回忆,苏联真正希望推销的是米格-29,因为该机航程短,属于战术飞机。但在会谈中途休息和进餐的过程中,那些曾在苏联留学的中方领导人与苏方领导人共同回忆起两国并肩前进的岁月,苏联官员被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所感染。在中方代表团即将离开之际,苏方代表突然向中方转达说:苏联政府原则上批准向中国出售苏-27。在做出销售苏-27决定的同时,苏联又开始考虑是否按惯例将卖给中国的苏-27降低技术档次,

5、但要用“简化版苏-27”糊弄住中国人,实在是太难了。1990年12月,中苏就苏-27出口事宜进行最后磋商。“会谈是封闭式的,吵吵争争、进进退退”,但结果皆大欢喜。28日,中国购买24架苏-27SK单座战斗机和苏-27双座教练机的协定在北京签署。作为苏-27的首次出口,中国买到的苏-27在规格上与苏联自用型号一致,同时合同金额的70%以易货交易形式支付。中国空军苏-27SK编队飞行1992年6月27日首批共12架苏-27战斗机,其中包括8架苏-27SK单座型和4架苏-27UBK双座教练型,由俄罗斯后贝加尔军区吉达机场起飞,经蒙古于当日上午10时15分安全飞抵中国空军

6、芜湖基地。苏-27正式加入了解放军空军装备序列。1992年11月8日,所有订购的战斗机全部交付,并额外得到了两架供研究测试使用。之后中俄之间继续苏-27的贸易,包括上述12架苏-27在内,中国共有苏-27SK和苏-27UBK共26架。1995年中国采购第二批,但型号变为更先进的苏-27SMK,共24架。  1993年,双方商定由俄方提供零部件和技术,帮助中国企业联合生产苏-27,基准型号为苏-27SK。1993年10月中央军委将苏-27正式列入空军装备发展序列,由沈阳飞机工业公司负责仿制生产。1993年11月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与解放军总参装备部联合发出关于仿制苏-

7、27与AL-31F涡扇发动机的文件。苏-27战机的改装仿制工作正式全面展开。  而对于航空工业部门来说,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将从苏-27上获得的先进技术用于自行开发的项目,例如用AL-31F发动机改装新一代战机,用R-27、R-73空空导弹加强国产歼-7、歼-8的战斗力。对于仿制苏-27则不感多大兴趣,多数意见认为仿制俄制战机将直接影响到他们自身的项目,例如歼-10战机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最高军事决策层——中央军委做出了以下发展策略:即在自力开发新一代主力战机的同时,将仿制或者转让制造苏-27提上日程,保持并提升国家航空科研的实力。  对于俄罗斯来说,似乎

8、更愿意向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