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客寓意识对杜甫西南诗人文关怀深厚底蕴的玉成

论客寓意识对杜甫西南诗人文关怀深厚底蕴的玉成

ID:13859747

大小:4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4

论客寓意识对杜甫西南诗人文关怀深厚底蕴的玉成_第1页
论客寓意识对杜甫西南诗人文关怀深厚底蕴的玉成_第2页
论客寓意识对杜甫西南诗人文关怀深厚底蕴的玉成_第3页
论客寓意识对杜甫西南诗人文关怀深厚底蕴的玉成_第4页
论客寓意识对杜甫西南诗人文关怀深厚底蕴的玉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客寓意识对杜甫西南诗人文关怀深厚底蕴的玉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客寓意识对杜甫西南诗“人文关怀”深厚底蕴的玉成内容摘要:杜甫漂泊西南十一年间所创作的诗篇占其作品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其西南诗不仅数量多,而且所表现出的深邃思想内涵和炉火纯青的艺术技巧,为我们展现了一位老而弥坚、不断追求的"诗圣"形象。在杜甫研究的领域内,本文第一次较为全面、深入地探讨了漂泊生涯与客寓意识对杜甫后期乡国君民诗的影响,论证了这种影响的作用与生成。其作用是推动后期乡国君民诗登上一个新的高度;其发生过程是:漂泊使杜甫历尽沧桑,进一步走近人民群众,坚定信念,将一切感念浸入漂泊的底蕴。关

2、键词:客寓意识、西南诗、人文关怀、底蕴、玉成日本学者松浦友久所著《李白的客寓意识及其诗思——李白评传》一书中提出了“客寓意识”这一概念,指出诗人李白本质上是“旅人”,其诗本质上是旅人之诗。但这并非说李白只是像杜甫那样生涯大半在行旅中度过,而是以一言蔽之:他总为行旅之人,总有行旅之感,也即所谓客寓意识,这是他诗思(或诗质)的中心内核。(1)"李白本质上是'旅人',永远的行旅者,不存在可以回归的实际上的故乡。不仅只有行旅,才是他生活的常态,诗歌创作的常态,而且,也许在他的观念上,他似乎也处于这种永远

3、的行旅(客)之中。他在临死之际希望埋葬之地不是蜀,也不是长安,而是晚年旅行途中所经之地宣城(安徽省宣城)。"(2)但同处羁旅之中的杜甫,意识却与之适成对照。李白出川之后,终生不肯定居于一地。他以天地为逆旅,以漂泊为人生之常,有意在变动不居的生涯中求奇探胜。杜甫壮游归来,则定居于洛阳与长安,并以之为故乡,因此当他漂泊西南时期,客寓意识便因此而发——沉重的内涵:飘零、落拓之感投映乡国君民之思,结晶而成的诗思,自然是沉郁顿挫而悲壮,迥然有别于李白的飘逸。如此沧桑的漂泊生涯也不能不对诗圣的灵魂起着某种锻

4、铸的作用,不能不使他的思维情感结构有所改变,从而对他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倾向与内容产生相应的影响。通观杜甫漂泊西南时期的全部作品,不难发现,其中关涉乡国与君民的作品更明显地受到他漂泊生涯与客寓意识的影响。本文拟对这种影响的作用与生成做一些探讨。杜甫早年的人生理想,就是根基于忠君爱国、仁民爱物的。6他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韵》中说:"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又说:"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穷年忧黎元

5、,叹息肠内热。"早年志向如此,生活感怀也无不如此。还是在赴奉先县探家的这首诗中,面对自己"入门闻号咷,幼子饿已卒"的家庭困境窘状,他并不是一味自怜自叹,而是推己及人:"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杜诗之所以为"诗史",杜甫之所以为"诗圣",这是一项关键性因素。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种仁民爱物之心,并没有在岁月的流逝中磨蚀,反而是漂泊和困顿使之更走近下层人民,与之有了更广泛的交流,从而投入了更多的同情与关照。同时,也更坚信自己所坚持

6、的理念与追求的正义性与终极价值。我们可以把他作于大历二年的两句诗:"死为星辰终不灭,致君尧舜焉肯朽"(《可叹》)作为这一心声的郑重宣示。关于这方面,最著名的诗例莫过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了。无人不知他那千古传诵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如此崇高的舍己为人的境界、博爱兼济的伟大情怀,并非空穴来风,或理论推导而得,而是从自己家庭难避风雨,夜不成眠中思己及人,弘扬儒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升华而成

7、。这种精神得到了杜甫之后进步知识分子的高度赞许和广泛认同。如中唐白居易有意步其后尘,作《新制布裘》曰:"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作《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曰:"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宋人黄澈在比较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白居易的上述两首诗后,评曰:"皆伊尹身任一夫不获之辜也。或谓子美诗意宁苦身以利人,乐天诗意推身利以利人,二者较之,少陵为难。"(3)这句话接触到了问题

8、的关键,但并没有说到位。白杜两人仁民爱物的博爱胸怀是一致的,只是白的境界产生于饱暖之中,无切肤之感;而杜的境界来自自身的漂泊困厄,沉挚痛切,动人心魄。6七六二年秋,杜甫流落梓州,作《客夜》云:"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入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当时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生活完全仰赖朋友的接济。不久,又作《岁暮》云:"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竟完全不顾个人家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