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850326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4
《大学生民主参与高校学生管理探讨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学生民主参与高校学生管理探讨 摘要:大学生民主参与到高校的学生管理中,与高校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目标是吻合的,这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文章在分析大学生民主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现实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对策。 关键词:民主参与;学生管理;学生工作 高校扩招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管理也转变为开放管理,单向管理转变为多元管理模式。大学生民主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中的具体表现。 一、大学生民主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对加强大学生权益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大学生是高素质的特殊群体。大学生渴望能
2、够维护自己的权益,而高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也倾向于契约关系,这种关系是以教育消费为主要内容。在这种契约关系中大学生则成为了高等教育的投资者和消费者,传统的教育观念需要随之发生改变。让大学生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中是大学生主人翁意识的体现,也是加强学生权利意识的重要体现。 符合现代教育管理理念的要求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高校管理的需求。传统的教育模式强调高校的权利,重视管理而忽视服务的模式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现代教育管理理念要求要实现民主管理,而大学生民主参与高校管理则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提高了学生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高校对于大学生而
3、言,是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而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而言,培养大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是一种内在要求,这对于我国社会进步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民主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二、大学生民主参与高校学生管理的现实情况 大学生很少参与民主管理 在实际的高校学生管理中,规章制度的制定、校园规划以及高校未来发展定位等大都是由领导决策层直接决定的,学生很少参与到学生管理当中,教师和学生只需要执行管理意见。即使有一些高校有代表旁听的制度,也流于形式。 教学民主参与面较窄 虽然很多高校都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管理中,但是多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评价,而教学计划制定、考试管理、课程设置等学生是没
4、有办法参与的。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也大都流于形式,学生的意见也没有得到反馈和落实。学生评价的好与坏对教师没有任何影响,这严重打击了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积极性。 大学生参与后勤民主管理的效果不佳 虽然很多高校都成立了“伙管会”和“舍管会”,但作用不大,基本就是协助食堂对伙食进行监督,协助宿舍管理对宿舍卫生进行抽查等,没有真实反应学生对于后勤管理的想法。 力度不够 虽然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民主管理越来越重视,但是学生的参与都集中在了社团活动组织和勤工助学方面,对于学生的管理制度、学生评优等方面缺乏参与。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结果也没有及时通报。 三、大学生民主参与高校学生管理的对策 设立严格的规
5、章制度 只有制度完善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执行力。高校的管理者还应转变思想,将学生作为学生的主体,改变管理模式,这样才能基本保障学生参与高校的学生管理。 搭建参与平台 一个高校的参与平台是否顺畅,直接影响到高校管理者在学生中的威信,也影响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热情。高校应该有专人定期收集和倾听学生的意见,对于学生提出的合理化诉求要及时解决,定期安排不同部门的领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及时公布重要的信息。 成立规范的组织机构 根据行政部门管理职能的不同来设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可以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参与高校的各项管理。在教学管理方面,对于新教师的面试,学生有权做出自己的评价。即使科研方面颇有成就,也不能让
6、不适合做教师的人进入高校。在教学管理方面,学生应该占有主导地位,高校应该重视学生的意见,及时处理,并给予意见。在学生管理方面,学生在民主管理中应该行使自己的权利,如知情权、申诉权等,对于高校的发展规划等重大事件有权参与,高校也要及时传达学生的建议和意见。一些学生管理工作可以让学生自行解决,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在后勤管理方面,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帮助高校找到适合自身的后勤管理模式。在高层管理方面,可以成立一个校务委员会,让学生按比例参加。总之,大学生参与高校的学生管理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当前的高校民主管理过程中有很多阻力,也存在很多问题,这就要求高校要设立严格的规章制度,搭建参与平台,并
7、成立规范的组织机构。 作者:方瑗单位: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长平.大学生民主参与高校学生管理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3(11):89-91. [2]庄乾杰.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现状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2. [3]梁瑜.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