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导学案

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导学案

ID:13849614

大小:4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4

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导学案_第1页
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导学案_第2页
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导学案_第3页
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导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习内容第2课劫难与抗争学习目标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占中国北方领土以及太平军痛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等基本史实。2、能正确评价历史人物。3、说出圆明园残迹留给我们的启示。4、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在目的上的共同点。学习重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左宗棠收复新疆。学习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学法提示系统解剖法、表格归纳法。导学过程自主空间一、学习导航:(一)预习检测:(每格1分,共6分)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____________攻占了当时清朝都城——________,并火烧______________。2、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用先

2、武力后签约的卑劣手段,割占中国东北和领土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侵占领土最多的条约是。3、太平军在的一次战斗中,击毙洋枪队头目。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大臣_________收复了_________。根据他的建议,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二)质疑问难:二、探究交流:鸦片战争后,侵略者并没有满足胃口,而是得寸进尺,古老的中国仍然处在劫难之中。处于弱势中的中国人民不甘受辱,奋起抗争……一、劫难--列强的侵略●找一找: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率先提出修改条约,扩大中国市场,开辟通商口岸。法美等国积极响应。但是列强修约的要求遭到

3、清政府的断然拒绝。修约交涉失败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据材料找一找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材料一:“……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4材料二:中新网巴黎2月25日电法国佳士得拍卖行二十五日晚间在巴黎拍卖中国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两个兽首分别以一千四百万欧元的价格被一电话买家买走。学法提示:解读和运用史料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你能运用上述史料解决问题吗?不要忘了认真阅读

4、材料哦!相信你能行!●断一断:材料一种的“夏宫”是指什么?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谁焚毁的?材料二中所指的“鼠首像”和“兔首像”也是在上述战争中被抢劫而去的吗?罪魁祸首是谁呢?●忆一忆:正当清政府应付英法联军的时候,我国的近邻沙皇俄国趁火打劫,采取先武力强占中国领土,然后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的卑劣手段,割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同学,请回忆一下中俄第一个边界性条约的名称。●谈一谈:针对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的史实,谈一谈你的想法。处于劫难中的中国人民虽处于弱势,但不畏强暴、不甘受辱,奋起反抗。二、抗争--中国人民的抗争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中亚地区浩罕汗

5、国率兵入侵新疆,占据天山南北许多地方。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率兵进入新疆侵略者。材料二:“没有左宗棠,新疆难说。”——毛泽东材料三:“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曾国藩●说一说:同学们,请大家来说一说侵略者为什么把矛头指向新疆?●想一想:为什么毛泽东和曾国藩对左宗棠如此高的评价?收复新疆的有什么重大意义?●议一议:据网易报截至2009年7月16日18时,乌鲁木齐7.5事件(民族分裂分子热比娅为首的“世维会”在乌市打砸抢烧)死亡人数已达197人。对此,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有

6、什么感想?三、训练反馈:(一)精挑细选(每题1分,共4分)1、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法国B、英国C、俄国D、美国4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并劫掠鼠首、兔首铜尊等大量珍贵文物发生在()A.鸦片战争中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C.甲午中日战争中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3、“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一位晚清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这位名将是()A.林则徐 B.丁汝昌 C.邓世昌D.左宗棠4、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分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获取更多的好

7、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A、取得约定关税特权 B、掠得圆明园大量珍宝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二)阅读探究(共6分)史料链接: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宝的使计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当年英国《泰晤士报》随军记者从北京发回的通讯●做一做:材料中所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历史中的哪一历史事件?它发生在哪次战争中?●说一说:看完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受?四、学习感悟:鸦片战争后,侵略者

8、并没有因《南京条约》的签订而停止侵略中国,清王朝也并没有因割地赔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