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超自主体制典型案例——新加坡裕廊开发区

开发区超自主体制典型案例——新加坡裕廊开发区

ID:13833187

大小:34.36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24

开发区超自主体制典型案例——新加坡裕廊开发区_第1页
开发区超自主体制典型案例——新加坡裕廊开发区_第2页
开发区超自主体制典型案例——新加坡裕廊开发区_第3页
开发区超自主体制典型案例——新加坡裕廊开发区_第4页
开发区超自主体制典型案例——新加坡裕廊开发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开发区超自主体制典型案例——新加坡裕廊开发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开发区超自主体制典型案例5——新加坡裕廊开发区本节讨论一个国外开发区案例。选择新加坡裕廊开发区有几个理由:一是新加坡的强政府环境及华人为主的大文化背景,与我国有较强的相似性;二是新加坡是城市国家,开发区作为城市现象,其体制在以城市为背景的地方体制中,便于考察;三是新加坡作为后发国家,在几十年中从第三世界进入第一世界的发展水平,开发区发挥了重大作用。并且在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下,新加坡开发区仍然保持了竞争力;四是我国的特区和开发区的产生和初期发展,与新加坡经验密切相关。早期体制设计思路,如载体型、公共产品性的开发区产业政策、高强度招商、亲商服务等,都借鉴于新加坡经验;五是新加坡高度规范的开放型经济

2、,其开发区现有体制可以为我国开发区提供国际化参照。一、概要新加坡的开发区最初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建立开发区是政府工业化战略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传统的贸易港,新加坡在工业上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人口的增长和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迫使新加坡适应工业化的需要,增加就业机会。1961年,新加坡政府接受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的建议,决定在裕廊地区建立大规模的开发区。同年8月,成立了国家经济发展局,标志着开发区建设正式启动。目前,岛内在裕廊集团管理下的子园区有35个。这此工业园区承载了7000多家跨国和本地的高科技制造业公司,对CDP的直接贡献率是25%,雇用了全国1/3以上的劳动力。其中裕廊镇管理局捞

3、演了主要开发者的角色。这些工业园区遍布全岛,新加坡的55个城市规划区80%以上有工业用地。较大的工业园区集中在裕廊东部和西部、大士、裕廊岛、兀兰、巴耶利岜和樟宜地区。这些园区共占地8025公顷,大部分园区提供土地和标准厂房。裕廊开发区的发展经过了四个阶段:(1)提供基础设施阶段(1961—1968),(2)超需求发展阶段(1968—1979),(3)高科技和资本主导阶段(1980-1990),(4)保持竞争优势和知识主导阶段()990---)。第一阶段,建立开发区的理由是:对一个不发达地区而言,园区可以为工业集聚发展提供场地,节约基础设施成本。根据们961—1964发展规划》,“政府经过有意

4、识地进行工业选址,将产业集中到特定的区域内。”工业园区在那个时期主要提供基础设施,如水、电、路和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需的平整的土地。当时,任何企业都受到欢迎,如来自台湾和香港的玩具、纺织品厂家,也包括本地植物油、蚊香的生产者,以及汽车、收音机和其他:电器组装厂。新加坡这项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经济结构在10年中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制造业及其相关产业占GNP比重从1961年的13.6%上升到1971年的28.4%。裕廊这个名字标志着大规模生产基地的诞生。在第二阶段,新加坡推行了“基础设施先行”战略。为加快招商,必须有成熟的土地和设施来促使投资者下决心在新加坡设厂。工业园区生产周期很长,所以必须有

5、大量的园区设施的存货。财政部直接拨款开发。这项措施见效很快。开发速度从1967年的101公顷一年内跃至662公顷,其中的383公顷已交付使用。一些重要投资者,如德州仪器、国民半导体、惠普、通用电器、美占制药和罗莱照相机等公司,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初进人工业园区,并在新加坡形成了工业群。这些跨国公司在工业园区的结构转化过程中起到了催化作用。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经济趋于成熟,裕廊镇管理局将发展的重点转向了高科技和资本密集型工业。这是从1979年起的所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直接结果。裕廊镇管理局设计了旨在提高生产水平的10年总体规划(1980--1990)。这个规划有特殊的设施要求

6、,包括将南部的岛屿开发成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配售中心,将罗央开发成第一个航空工业中心以及建设新加坡科技园区以容纳科技开发型企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限的土地资源和激烈的竞争将工业园区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科技园、技术园、科技中心纷纷涌现。土地的混合使用概念被接受了。创造性的设计被不断采用。出现了工业园区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里程碑,包括组合式标准厂房、化学数理中心、科技中心和商业园区。为了提高园区土地的生产力,设计和发展工业园区的关键方式是将成本效益分析和知识经济的高效率融合在一起。二、管理体制新加坡政府认为,工业园区是产业选择的对象。由于没有传统工业作为基础,政策制定者有两种选择。一是引进外来

7、工业,另一种是创造本土工业。尽管两种选择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政府明显倾向于前者,尤其是在早期阶段。这一选择的含义是,让国际性企业在园区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并且做出地理位置决策。它们选择能够满足不断变化需要的地点,以适应竞争压力。因此,园区的政策应该以支持商业发展为重点,并且培养跨国公司对工业园区的地区依赖性。其政策语言可以解读为,由于世界上的核心工业和新兴工业集中于世界经济强国,主要是美国、欧盟和日本,因此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