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基础.doc

和谐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基础.doc

ID:13830442

大小:2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24

和谐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基础.doc_第1页
和谐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基础.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和谐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基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和谐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基础致力于教育教学工作二十多年以来,伴随着教育改革一步步走过来,学习着,体验着,成长着……尤其在世纪之交,教育界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欣欣然的新气象,先后涌现出许多教授、学者,以及关心教育的仁人志士,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阐述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各自动听独特的教育理念,诸如“我能行”教育,创新教育,赏识教育,阳光教育,生命教育等。如此众多的教育理念,固然给素质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然而,笔者认为要保证这些教育理念有效实施,最重要的是四个字——构建和

2、谐,进行和谐教育。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和谐教育的基础。拥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构建和谐教育,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谐教育是一项复杂的有机系统工程,要建设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和控制平台——科研强教。因为教师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是学校的核心教育资源,教师的水平和素质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和基础。而追求每个学生得到和谐发展的教育境界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标准。现就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教育的关系谈谈体会。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融洽相处的关系。这种关系能与教学

3、过程中的各种教育相互作用而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使师生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能更好地实现育人的目的。主要表现:1、教师所教内容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也就是说教师能够带着学生走向教案,也能带着教案走向学生,更能让教案跟着学生走!实践证明,与学生关系和谐的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会被学生认为具有较好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反之,所传授的知识、道理容易被学生所忽视或使学生表现出排斥等心理障碍。2.教师有一种人格的感召力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师的指示和劝导具有人格的号召力,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自觉地认同老师的要求,并转化为自己的要求,

4、由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做出令老师满意的行为。反之,学生不仅对教师的教育漠然置之,甚至会故意给教师制造麻烦。3.有利于师生交往,产生共振效应与学生关系不同的教师,即使是相同的言行也引起学生不同的反应。同样是对学生的表扬或赞许,出自关系和谐的教师之口,会使学生感到一种鼓舞,而出自感情不深与学生关系恶化的教师之口,可能会使某些学生反而觉得是一种不幸,因而不再重新出现那种良好行为;关系和谐的教师即使是对学生轻微的谴责,远比与学生关系恶化的教师所作的严厉处罚更有“震动”和教育力量。4.有利于创建良好的教学

5、气氛在教学过程中,凡是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学情景,学生就会产生理解、信任、轻松、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从而形成融洽的教学气氛;反之,学生会产生不满、烦闷、厌恶、紧张、恐惧等消极态度和体验,而教书育人需要良好的教学氛围,否则,极难达到育人的目标。5.有利于教师的良好品德向学生迁移,否则,就阻碍了这种迁移。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此重要,怎样构建这种关系呢?用爱!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中国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2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纽带,这种爱是一种唤醒,激励,指引,是一种社会

6、的、政治的、高级的情感。1.用“师爱”唤醒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位德国教育家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成长的个体,是一批批尚未成熟的学生.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作为教师是天然的唤醒者,要唤醒他们的学习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教(人教新目标)Goforit!Unit7Howmucharethesepants?在设计新句型“Howmuchisit?”的导入教学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大叠人民币的图片,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们的注意力,我趁势告诉学

7、生:Wow!Somuchmoney!接着,我指着一张一元的人民币问学生:Howmuchisit?学生很自然地回答:Itisoneyuan.图片下面我就展出“Howmuchisit?Itis...yuan.”这个句型,引导学习在理解中朗读这个句型。接着,我依次展现2元,5元,10元,100元的人民币,我一边展示图片,一边让学生用句型“Howmuchisit?Itis...yuan.”来讨论这些图片。正是由于我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人民币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的参与热情,并利用人民币的不同面额来引出教

8、学句型“Howmuchisit?Itis...”这种情景化、情趣化、生活化的教学途径,唤醒了学生的情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2.用师爱激励学生成长每个人生命都是独特的,学生由于先天的天赋和后天的生活环境的不同造成他们之间千差万别,自负,自卑,自私,自控能力差。因此,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对学生因人而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励他们成长。善于站在不同学生的不同的学习兴趣、认知水平、生活积累的高度去思考他们的问题,解答他们的疑惑,感受他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