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3年高考比较分析 2

2010-2013年高考比较分析 2

ID:13826750

大小:8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4

2010-2013年高考比较分析 2_第1页
2010-2013年高考比较分析 2_第2页
2010-2013年高考比较分析 2_第3页
2010-2013年高考比较分析 2_第4页
2010-2013年高考比较分析 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2013年高考比较分析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0年高考2011年高考2012年高考2013年高考总结预测论述类文章阅读1下列表述的内容,不属于“文化影响衰减”现象的一项是D.古人的处境跟今人有所不同,所以古人的思想感受也就可能跟今人有所不同,时代距离越远,古人和今人思想感受的差别就越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D项是解释文化影响衰减现象出现的原因。2.下列关于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D 孔子的思想主要表现在《论语》一书中,由于这部书只有一万多字,不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造成深远影响的主要是后代各家的解释和阐发。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论语》可靠的记载了孔子的言行,1.下列对于天文学早期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文学不是一门新的科学,它在人类的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我们很容易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发现它的一些知识和观念。【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A文中内容表明是“痕迹”而非是“已经形成”。此外把“痕迹”说成是“知识和观念”也有不妥。了解远古时代天文历法更有助于正确理解本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C.唐代大衍历

3、的产生说明中国古代历法已经发展成熟,《新唐书·历志》的记载表明,大衍历的内容共分为七篇,结构也为后世的历法所效仿。【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试题答案】C1、下列有关“环境”和“资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C.资源外延小于环境,主要分为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只有改变获取资源的手段,才能使人与自然不再对立。【考点】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解析】原文第一段倒数第四行是这样表述的“一般来说,环境比资源外延要大”,倒数第三行“从自然界掠夺资源,不管手段如何,人与

4、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选项表述与这两句都不相符。【答案】C2、下列对原文第二段内容的理想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人类对家的居住功能的追求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宜居、利居、乐居,其中宜居是基础。【考点】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析】原文第二段第三行“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居住可以区分为三个层级”,原文表述的是“三个层级”并非“三个方面”。【答案】A1.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是(  )(3分)C.任何一个厨师,想要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就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

5、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答案】C【考点】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C级【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通读全文,理清思路→查找对应,对比分析→检测验证解答本题,首先根据第一段,可以明确:作为一种文化思想,“和”有“中和”“融合”之意然后把各项选择支和文本对照分析,可以明确:A项强调的是中华饮食中不同民族间饮食方式的“融合”;B项强调的是中华饮食与亚洲其他地区在饮食品种上的融合;D项强调的是中华饮食从国外引入的某一特定食材用途的扩大体现的“融合”而C项强调的是中华饮食的本土性原则,没有涉及和外来饮食关系,自然就

6、谈不上“中和”“融合”的意思了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D.“胡床”“貊盘”带来了很多便利,南北朝时期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推动了中华饮食进餐形式的发展【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析】D项“南北朝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的表述错误,因为第四段有这样的表述: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方法规律】回到原文,仔细对照,注意说法不一致的地方,尤其是本质意思不一样的地方有的选项,命题人故意改变说法,其实意思不变,不要被迷惑3.根据原文内容,下

7、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D.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从而被世界各国认可7论述类文章阅读“不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错。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B有人说,今天中国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其实这种保守思想应该是后人加入的,并不是当初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中有保守的思想。【试题解析】C文中信息表明《新唐书·历志》记载在《新唐书·历志》中,按内容分为七篇,其结构被后世历法所效仿。而不是《新

8、唐书·历志》的记载表明,大衍历的内容共分为七篇,注意“它”的指代性。 A值得商榷:文中的“但历元不同,岁首有异。”设置题为“但是不同历法的历元和岁首多有不同。”一个“多”表述就意义有不同了。许是命题人的疏忽。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在明代,中国的天文仪器只能满足肉眼测量的极限,采用凹凸镜片的望远镜技术产生于欧洲,这是中国天文学停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