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

ID:13819311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4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_第1页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_第2页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_第3页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  摘要:我国2006年新修订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首次将“义务教育均衡上升到法律层面”。自此,关于义务教育均衡的话题成为教育研究者的热点话题,我国学者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呈现出多视角、多学科的多元化格局。笔者对我国义务教育均衡的内涵、现状以及非均衡发展的原因及其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已有成果的局限性进行思考。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综合评述  一、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研究  我国自《义务教育法》实施以来,我国的义务教育就基本上实现了由基本普及向全面普及发展,从非均衡发展到均衡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在资源均

2、衡、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机会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非均衡的状态,突出表现在东中西部、城乡、校际以及群体间的差异。因此我国学者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基本上是从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角度出发,从实证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一)东中西部教育资源投入的差异研究  东中西部从整体上看办学条件相差悬殊。具有代表性的有,翟博在《教育均衡论: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2007)中指出:东部地区的信息化程度是中西部信息化程度的两到三倍。如李崇爱在《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成因、对策》(2007)中指出,东中西部教育经费投入差异显著,以2001年为例,我国人均教育经费东部地区平均值为6

3、19元、中西部地264元、西部地区为282元,三地区的比为1∶0.43∶0.46。东中西部的师资优质化水平不均衡。如,翟博在《教育均衡论: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2007)中指出东部地区教师数量高于西部,东部地区每个教职工平均比西部少数5-6个学生;东部地区教师质量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小学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比西部高近20个百分点,  (二)城乡的差距研究  关于城乡义务教育均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起点公平和教育资源分配这两个方面。乡镇不管从教育机会方面还是教育资源分配方面与城市的差距都是非常大的。如旭东英,邢顺林在《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中指出,1999年

4、全国近有130万的农村少年在小学毕业后就成为“劳动力”,同时期城市的升学率是100%。2008年城乡的生均预算,城镇小学比农村多256.20元,农村仅是城镇的69.43%。同时,师资方面的差异也十分显著。城镇特别是在那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师资队伍出现过剩,而在农村地区师资队伍则普遍匮乏,尤其是在那些自然条件艰苦的老少边穷地区,小学和初中师资队伍严重匮乏。  (三)校际间的差异研究  校际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校际之间的经费投入的不均衡。二是,校际间的资源配置不均衡。代表性的是翟博在《教育均衡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中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我国四个省进行调查研究,调查显

5、示:一类小学生均经费、生均预算内经费分贝是三类小学的2.3倍、2.6倍。一类中学生均经费、生均预算内经费分贝是三类中学的2.6倍、2倍。  (四)群体间的差异研究  我国群体间义务教育均衡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教育起点不均衡、过程不均衡以及结果上的不均衡。如阮筱棋在《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2009)中指出基于我国有限的教育资源,无法完全保证各群体间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调查研究”课题组在全国18个城市展开的问卷调查显示:教育机会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在不同社会阶层间的分布是有差异的。优质教育资源呈现出向社会分层体系中的中高层家庭积聚的趋势,而

6、低层家庭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可获得性呈下降趋势。  二、我国关于义务教育均衡非均衡发展的原因研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我国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我国学者关于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原因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原因、政策原因和社会原因这三大方面。  (一)关于经济原因的研究  一是,教育经费总体投入是影响教育均衡的直接原因。张朝伟、魏换霞在《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差异问题研究述评》(2011)中提出,县级及县以下政府财力薄弱,行政管理力量和教育指导力量明显不足一些贫困地区更是在一般性转移支付中处于不利地位,使农村义务教育举步维艰。二是,教育经费投入

7、主体的不明确是影响教育发展的深层原因。李崇爱在《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成因、对策》中提出自19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实施“分灶吃饭财政”的政策,这一政策有效的增强了高等教育的建设,教学人才和资金大量流向城镇。而农村地区的中小学被大幅度撤销和合并。以及在80年代中期提出的“多渠道筹措经费”和重点学校政策,加剧了义务教育中的校际和阶层的差距。从实践的情况来看,能够利用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也往往只能是发达地区、重点学校,尤其是重点学校,这就使得区域、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