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01-申长雨院士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创新科技

20100201-申长雨院士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创新科技

ID:13811747

大小:3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4

20100201-申长雨院士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创新科技_第1页
20100201-申长雨院士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创新科技_第2页
20100201-申长雨院士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创新科技_第3页
20100201-申长雨院士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创新科技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00201-申长雨院士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创新科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申长雨院士意味着更多的责任CHUANGXINKEJI2010.2创新科技文/本刊记者宋先锋胡炜申长雨教授是我国塑料成型及模具技术领域杰出的中青年专家,同时也是一名富有开拓精神的大学校长和新晋的中科院院士。他说,在其位谋其政,时刻不要忘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当选院士,更多的是责任,意味着我要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我要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本刊记者:祝贺您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想请您谈一下当选中科院院士后最深切的感受是什么?申长雨:首先,这次能够当选中科院院士,一方面是对我过去工作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国家的培养和时代提供的机遇,也是前辈、师长、同事和家人的帮助、支持和团

2、队合作努力的结果。其次,对我来说,当选院士不仅是一种荣誉,更多的是责任,意味着我要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会以这次当选为新的起点、新的动力,虚心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勤奋工作,严谨治学,努力做出新的成绩。本刊记者:申院士,能否为我们说明一下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以及对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的贡献。申长雨:众所周知,塑料与钢材、木材、水泥并称四大材料,其体积消耗量已超过钢、铜、铝总和。塑料制品不仅在汽车、机械电子等支柱产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军工、航空航天等国家战略领域,以及生物、医学、微制造等前沿科学领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尽管目前“MadeinChina”已经成为

3、了全球领域内鲜明的中国符号,但是,我国仅仅是一个制造大国而不是一个制造强国。因此,作为国家制造业的关键组成部分,塑料成型加工及模具在国民经济和国家战略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的研究工作自1987年开始;20余年来,围绕着塑料成型加工、塑料模具优化设计与制造等领域的理论、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长期而持久地开展了实验、试验、制造和数值模拟等方面的研究。发展了注塑成型三维流动、保压、冷却、翘曲变形等过程的模型化理论和计算方法,开发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塑料成型及模具CAE软件;研发了薄壁成型、气体辅助注塑、微注塑等塑料精密成型和模具优化设计技术,并在百余家企业上千

4、副精密模具和产品开发中得到应用;系统研究了材料性能、成型工艺和模具结构对制品微结构和内在质量的影响,完成了高抗冲击性和高光谱透过率的“神七”出舱服面窗制品的研制,所带领的团队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奖励。围绕该领域,共出版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EI收录论文117篇,SCI收录论文40篇。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2008年获河南省最高科技奖。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们从零开始,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形成团队,建立了我国首批利用世行贷款建设的4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之一的“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以塑料

5、成型和模具技术为特色的“材料成型及模具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加工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团队也被评为教育部创新团队,为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相关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本刊记者:申院士,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您的成长之路?4申长雨:首先,在这里我要感谢在我人生各个阶段给了我无私帮助和支持的各位师长、前辈、同事和家人。我是1963年6月出生于河南南阳一个普通人家。1980年,我们的国家正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振兴中华”成为每一个年轻人追求的理想和目标。这一年,我拿到了大学的入学通知书。四年

6、的大学生活不仅使我增长了知识和才干,而且使我更加积极地、理性地思考个人的发展前景和国家的未来命运,把自己未来的发展融入报效国家的事业之中。1984年7月,在加格达奇一个艰苦工地上,我收到了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入学通知书。硕士研究生的生活和学习充满了挑战和机遇,我的专业是国际上蓬勃发展并处于前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因此,除了发奋以外没有别的选择。1987年获得硕士学位后,考取了程耿东院士的博士研究生,专业是计算力学,方向是数值计算和优化。当时的大连理工大学计算力学专业是国内该方向最强的专业,拥有钱令希院士、程耿东院士和钟万勰院士等力学大家。读博期间,我不

7、仅得到程耿东院士耳提面聆的教诲,也得到各位学术大家的指点。特别是在独立完成一套完整的注塑成型模具过程中,我认识到:如何使塑料成型及模具设计建立在科学分析和定量计算的基础上,实现对模具的优化设计和成型过程的精确控制,是塑料成型及模具技术领域的“瓶颈”问题,也是影响我国塑料加工业和模具制造业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问题之一。1990年博士毕业后,回到家乡河南,在原郑州工学院建立了模具研究所,开始对注塑成型充填、固化、残余应力等过程的数值预测原理及高效算法进行系统研究。进入21世纪,为揭示成型过程中微结构的演化规律,预测和调控制品的结构和性能,开始对塑料成

8、型过程中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