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概论》课程总结

《中国民族概论》课程总结

ID:13800756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4

《中国民族概论》课程总结_第1页
《中国民族概论》课程总结_第2页
《中国民族概论》课程总结_第3页
《中国民族概论》课程总结_第4页
《中国民族概论》课程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民族概论》课程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民族概论》课程总结一.名词解释1.中华民族:在民族引进之后,几乎同时出现中华民族。最早使用它的是梁启超。定义:汉族(梁启超);内涵扩大,不仅指汉族,包括汉族在内的所有民族;近现代的观点考虑国家、政体认为中华民族指的是国家共同体抛开国家整体概念中华民族包括汉族和其它56个少数民族(费孝通);现代:不仅是中国国家共同体的汉族和56个少数民族,更指中国人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象征。2.多元一体:构成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包括我国境内未识别的民族,没有居住在国内,迁居国外的华人华侨,华裔为多元。由56个

2、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称一体。3.文化:泰勒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食实物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马林诺斯基据其功能分文化4方面:物质设备,精神方面的文化,语言,社会组织。费孝通基本、派生、整合三层次。三元结构说,社会政治、经济、法律体制及其运作方式;实物文化(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包括特定文化圈内被赋予象征文化的自然物)行为文化(人的行为模式或者是生产生活方式)观念文化(由事实如此观念证实性知识应当如此观念价值性观念思维模式构成)。四元结构

3、: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它的稳定性由内到外物质文化是最先变的);智能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精神文化。4.传统文化往往以非主流文化形式存在,它是与主流文化相对而言的。主流文化,具有官方色彩以独立学科存在。非主流文化,具有民间色彩通常不以书面形式展现如风俗、习惯等。5.5.变迁指技术、社会、政治、经济组织及行为准则的变化性。文化变迁指任何足以影响文化内容或文化结构的变化,文化变迁的方式可称文化过程。文化变迁,由于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的接触而引起一个民族文化系统从内容到结构模式风

4、格的.6.经济文化类型:居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中,并有相同的生计方式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7.刀耕火种:指在一片土地耕种一年或几年后便丢弃转移的农耕模式,用刀将树林砍倒,然后用火烧以形成天然的肥料,用尖木棍打洞,并将种子放在洞中的耕作方式。8.三大语族:突厥(维吾尔、哈萨克、撒拉),蒙古(土族、东乡),满-通古斯。五大语系:阿尔泰,汉藏,南岛,印欧,南亚语系。9.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共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1.中华

5、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条件①生存条件: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上,四周有自然屏障,内部有结构完整的体系,地理上自成单元,生态环境各具差异②多元的起源:人体化石分布极广,中华大地北到黑龙江、西南到云南、东到台湾,都已有早期人类活动并留下了石器。③地区性的多元统一:秦始皇第一次统一中国之后统一格局成为历史潮流。格局的特点:1、多元一体的核心—汉族2、多元一体的分布格局(地域广,大分散、大杂居)3、多元成员各具差异的特色:族体相差悬殊;多元成员的经济方面(农牧、采集、狩猎);语言的多元(阿尔泰、南岛、汉藏

6、、南亚、印欧语系);成员文化各有特色(农业、、渔猎、牧业文化)3.中国民族经济的历史性特征:一、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中国各民族经济发展的多样性与分布格局:不同民族及其不同的生计方式,是在不同的地理与生态环境下形成的,我国疆域辽阔,地理与生态环境复杂多样,这就使得生长和繁衍在这块土地上的各民族,在久远的古代起,就形成了类型多样,情况各异的经济文化特征。中国各民族经济发展的统一性与内在联系:各民族在不同地域环境下,在历史上形成了不同的生计方式和经济类型,总体上说,分为农耕经济型、畜牧经济性、

7、和采集狩猎经济型,这些经济类型是需要沟通、交往互补的。只有互补才能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使民族经济生活更加丰富、完善。这种互补性决定了各不相同经济类型民族间的吸附性和依存性,中国各民族的凝聚力由此产生。二、中国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地区间的、民族间的、民族内部的(川滇交界大小凉山彝族奴隶制,云南滇池、洱海地区的彝族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制度)4.少数民族最具特点的社会经济形态:一、残存的原始公社制:其特点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生产工具简陋,社会公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原始民主等。保留原始公有

8、制残余的民族中,父系家族公社残余形态最多。例鄂温克族实行“乌力楞”家族公社。每个乌力楞通常包括五六个或十余个称之为“柱“的小家庭,公社家族长由民主选举产生,在集体出猎活动中,家族长负责分配任务,由小组去完成,劳动所得按小家庭平均分配,这种血缘共同体公有制,是生产力十分低下的表现。农村地缘共同体公有制,是另一种原始公有制,也是一个向私有制过度的阶段,过渡阶段有二重性,如云南布朗山和西定、巴达的布朗族,有家族公有、村社公有和私有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二、奴隶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