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校本教材)doc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校本教材)doc

ID:13799383

大小:158.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07-24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校本教材)doc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校本教材)doc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校本教材)doc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校本教材)doc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校本教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校本教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通史概要: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代特色。概要如下:(1)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在互相争鸣,发表不同政见、彼此驳难的同时,也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的。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

2、,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战国末期的荀子,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当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派别有用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2)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遭受秦代“灭学之祸”的儒学,经过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的新儒学。董仲舒“倡导儒学”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术取得独尊地位;太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年的正

3、统思想;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使儒学思想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3)宋明时期程朱理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新阶段。在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理学,经过南宋朱熹的总结,形成庞大而严密的理论体系。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是理学的一大流派。心学认为“心即理也”,主张“知行合一”。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4)明清时期一些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与时俱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明朝中后期“反正统思想”

4、的异端李贽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挑战“天理”学说;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以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统闻名,敢于向封建正统观念挑战,勇于批判盲目尊孔颂经的迷信思想。他们的共同特色是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民为主”。②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③提倡务实的学风和行为。④批判继承宋明理学。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5、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难点:1、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内容2、正确判断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知识结构一、百家争鸣1、含义: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2、背景:春秋战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1)经济上

6、:生产力迅速发展(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3)阶级关系上:士的崛起(4)思想文化上:学在民间3、评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二、儒家1、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1)孔子的思想主张思想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强调“礼”,主张“克己复礼”(2)政治上:主张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3)教育上: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2、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1)孟子政治上:核心是“仁政”学说,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

7、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伦理上:主张“性本善”,主张用仁政来回复扩充人性(2)荀子政治上:主张统治者行“仁义”和“王道”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民本思想,强调群众力量的巨大伦理上:提出“人之性恶”,强调礼乐规范人性三、道家1、春秋时期——老子(1)哲学思想以“道”为万物的本原强调事物的不断运动与相互转化(2)政治思想:提倡“无为而治”2、战国时期——庄子认为世间万物是相对的,强调获得精神自由四、法家——韩非子,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1、主张法(以法治国),术(利用权术驾驭大臣)、势(以威势震慑臣民)2、

8、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集权国家五、墨家——墨子,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节俭、尚贤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汉代儒学兴起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