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新人教版

ID:13797764

大小:13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4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期中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7题,共14分)1.积累与运用(1)(山东东营)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当大地被黑暗吞shì()已久,生灵被寒风鞭笞得遍体鳞伤,你巨臂轻挥,千军万马顷刻将长夜攻陷,耀武扬威的刽子手也束手就擒。一颗颗创()巨痛深的灵魂,面对你温暖明媚的微笑泪若泉涌……①shì()②创()(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千钧重负颠沛流离咄咄逼人潜心贯注B.迥乎不同耐人寻味简明扼要深恶痛绝C.盘虬卧龙一泄万丈仙露琼浆悲天悯人D.苦不堪言毛骨悚然五脏六腑语无伦次(3)(山东枣庄)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A.国文和英文,则必须学有素养,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B.观赏日出的人们,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C.这舞松之风更把云雾吹得千姿万态,令人眼花缭乱。D.在西部,沙子一旦摆脱了水,它们就会纵横捭阖,所向披靡。(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9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将一门技术掌握到______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______远不限于此。倘若没有发自肺腑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的付出?没有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______的卓越?没有物我两忘的______,怎有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也有超然达观的人

3、生信念。A.尽善尽美内容脱颖而出境界B.融会贯通内涵更胜一筹情境C.炉火纯青内涵出类拔萃境界D.出神入化内容遥遥领先情境(5)从修辞效果看,下列横线上所填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自从地球印下人类的足迹以来,地球容颜逐渐由美变丑了。特别是迈入工业社会之后,人类在向大自然索取大量财富的同时,也排放大量废气、废水和废渣,污染着自己赖以生存的空气、水源和土壤。地球伤痕累累,公害频频发生。____________人们感到生活在一个缺乏安全、不健康、不舒畅的环境中。A.“三废”的阴影像阴云在世界各地飘荡。B.“三废”的阴影像虎豹在世界各地肆虐。C.“三废”的阴影像强盗在世界

4、各地横行。D.“三废”的阴影像幽灵在世界各地游荡。(6)下列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最主要的三个部分。B.铭,起初是铸或刻在器物、碑碣上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述功记行的文体,有时也用来警诫和勉励。如:墓志铭、座右铭等。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的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C.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叙事实,也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D.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描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不会出现。(7

5、)阅读下列文字,联系整部作品,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文段一]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文段二]他的车,几年的血汗挣出来的那辆车,没了!自从一拉到营盘里就不见了!以前的一切辛苦困难都可一眨眼忘掉,可是他忘不了这辆车![文段三]“为什么不去卖了它们,再买上一辆车呢?”想到这,他几乎要跳起来了。A.“他的希望更大了”说的是“他”想凭借自己的力气拉车挣更多的钱,好回老家买地造房子,过上安稳的日子。B.“他”的车

6、没了,是因为“他”为了挣钱没有好好照顾自己,最后劳累到生病了,为了看病,“他”只得把车卖了。C.“它们”指的是骆驼,“他”从军营地逃走的时候带走了三匹骆驼,后来把它们牵到城里卖了钱,买了第二辆车。9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D.“他”从农村来北京,经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变成潦倒、麻木、自私、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5分)1.古诗文积累(1)诗文默写。(1)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三、文言文阅读(共7题,共15分)1.阅读《爱莲说》,完成题目。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加线的词语。①可爱者甚蕃______②不蔓

8、不枝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