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2013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2013

ID:12389080

大小:1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6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2013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2013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2013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2013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2013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201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原林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2014.5姓名班次得分一、积累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2分)A.炽痛(zhì )默契(qì)荒谬(miào)义愤填膺(yīng    )B.讪笑( shàn)   喧嚣(xiāo)   深邃(sui)妇孺皆知(yú)C.亘古(gèn)赫然(chì)胡骑(   jì)称前时之闻(chèn )D.筹划(chóu)嗥鸣(háo)哽住(gěng)迥乎不同(jiǒng)2、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2分)潜心惯注一泄万里一反既往慷慨淋漓锲而不舍来势汹汹博学多识一拍既合万丈狂澜踌

2、躇不决马革裹尸鞠躬尽粹错别字改正3、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2分)A.同学们在运动场上生龙活虎,来势汹汹。B.这人迹罕至的丛林,就是鸟儿的天堂。C.任长霞同志的先进事迹已广为流传,家喻户晓。D.面对特务的嚣张气焰,闻一多先生义愤填膺,拍案而起。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2004年中国健儿以优异的成绩从雅典奥运会胜利凯旋归来。B.在老师的悉心辅导下,使我的数学成绩迅速提高了。C.我不得不承认我确实是做错了。D.本周治安状况良好,犯罪率较上周下降了一倍。5、名著导读(2分)(1)“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

3、……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个英雄的故事还有很多,请你写出这个英雄的名字,并用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他的另一个故事:__________________(故事名称不能超过5个字)(2)罗曼•罗兰《名人传》中的三大名人分别是、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6、仿照下面两个例句的格式,发挥想象,再写出二个关于书的比喻句。(2分)例: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阶梯,能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①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7、星期天,小林到白云湖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白云湖怎么走?老实告诉我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4分)         (1)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  (2)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请写出你问路的话。8、默写(8分)1)《木兰诗》中点明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的诗句是:、2)成语“扑朔迷离”出自诗句: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4)写出关于黄河的两句诗词。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6分)(一)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山中杂诗 吴均 5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1、请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说说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2、“竹中窥落日”中的“窥

6、”字可否改为“望”字?谈谈你的看法。(2分)  (二)阅读文言文《伤仲永》(选段)(12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未尝识书具()(2)即书诗

7、四句()(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4)泯然众人矣()4、翻译下列句子。(4分)(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译文:(2)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译文:5、课文中“_________”点出了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预示了他“泯然众人矣”的结局。(提示:用文中原句填空)(2分)6、我们学习了《方仲永》,从他的结局,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答:(三)阅读《丛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10分)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

8、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7、简述这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2分)8、三个“也许是”表达了“我”怎样的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