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699015
大小:2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3
《视觉设计中的网格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视觉设计中的网格浅析 【中图分类号】G64.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网格的概念 “网格”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常被用来说明某种适合于高级科学与工程研究的分布式计算基础设施。通过查阅资料可以发现,网格以及以网格形式出现的网格图形,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具象一点的例如围棋、象棋的棋盘,纺织品中经纬线交织而成的纹理图案;抽象一点的有作为辅助设计的,以及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网格。 网格作为一种抽象简化而得的结构,伴随着人类从原始社会直至现在的科技社会,并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未知世界的不断探索,网格的功能也
2、有了一定范围的扩展,从最初作为装饰纹样出现在彩陶之上到逐渐作为辅助设计的工具应用在建筑等设计领域,网格在其发展使用的过程中也体现着人类对社会的认知,并且与其当时的技术与艺术遥相呼应。 2、网格的历史 2.1网格的起源 属于几何纹样的网格状图形不约而同地出现在人类早期的不同文明中,有着创造的必然性。对于几何形网格的产生,贡布里希曾这样说道:“正因为几何形状在自然界中是很少见的,所以人类的脑子就选择了那些有规律的表现形式。大家一般都公认,有规律性的表现形式是具有控制能力的人脑的产物,因此.他们与自然的混杂状况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的大脑偏爱几何结构”。这说明,基
3、于人类的基本生理结构,网格图形出现是必然的。 对于网格的起源,“编织论”是另一种比较典型的说法。 哥特弗里德-森培尔提出的几何网格纹样起源的一种学说中认为:“几何学样式中最简明、最重要的美丽网格纹样是源于编织技术中的原始纹样,单从网格纵横交错的轴线和保留至今的编结,纺织纹样的基本结构的一致,就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相关联系无论是由自然物抽象而来,或是从编织技术中发展而来,存在于世界各地的网格,都是简化到极致的一种形态,表现出简洁的几何化特征和高度的秩序感。” 2.2中国的网格 在中国,早在尧的时代就出现了与现代网格形式完全一致的围棋棋盘设计;在现存的汉代《周
4、髀算经》对勾股定理的图解中,也能清晰地看到起辅助作用的网格;在古代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建筑师们很早就懂得将网格作为确定建筑平面、建筑正立面的基本工具;在文字上,初学毛笔字的孩子常用的米字格、田字格、九宫格都是以网格的形式来辅助文字书写和定位的工具;在纺织设计中,工匠们使用的意匠纸,纵向的轴线与织物的经线相对应.横向的轴线则与纬线对应。 通过对彩陶文化的研究发现,网格的出现甚至可以追溯到我国新石器时代: 现存于故宫陶瓷管的红陶深腹双系罐是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其通体刻划网格纹饰,颈部纹饰为正反三角纹,肩、腹部装饰简单的麦穗样网格纹饰,反映了网格最初样式是来源
5、于人们日常生活的。 再如彩陶网格纹双耳罐,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约公元前3300~前2050年)产物,现存于瑞典东方博物馆藏。其罐体腹部图案用红色彩绘勾勒出罐状图案,内填以网格纹,罐状图案形成的间隔施以黑色,内填连续的菱格纹。 由此可见,我国网格出现时间较早,同时,罐体上的编织状图案也同哥特弗里德-森培尔提出的“几何纹样起源于编织技术”的说法不谋而合。 3、网格的应用 3.1平面设计中的网格应用 3.1.1日本田中一光作品中的网格 在日本设计师田中一光先生的作品《日本舞蹈》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网格在画面中的存在,设计师以脸作为表现对象,将画面网
6、格化划分,在网格的规范下以几何形高度概括人脸形象特征,加以简洁明快色彩,形成了田中一光先生独有的艺术特色。 通览田中一光的作品,感受最强烈的是他大胆的想象和表现的洗练性。在四十多年丰富的设计活动中,他不断追求新的发想,继续这大胆的实验。细看他的作品,就会看到大和民族崇尚单纯简洁的艺术气质,没有那种罗可可式的繁琐和纤巧,更具有一种原始的生命力,清澈浑朴,追求线、色与面本身的量感和张力。 3.1.2标志中的斐波那契数列网格 斐波那契数列又称黄金分割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1,1,2,3,5,8,13,21,34,55,89,144,……这个数列从第三项开始,
7、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在艺术设计领域中斐波那契数列同样也有着广泛应用,许多标志设计都会选择利用斐波那契数列制成网格,作为规范其标志的参考依据。典型的有为大众所熟知的苹果公司标志,该标志外形是一个残缺一角的苹果,造型简约但却深藏网格原理。通过下图可以看出,从整体造型的形成到细节的敲定,苹果标志的每一个弧度都是在网格的规范之下诞生的。 3.2雕塑中的网格―《佛说造像度量经》 《造像量度经》是研究梵式造像的重要经典,是一部关于人体造像比例的艺术经典,1742年工布查布将其由藏文翻译为汉文,并根据"三经一疏"及其他经典中关于造像学、量度学的论述,结合自身对藏传
8、佛教造像的理解进行了解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