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二历史7.2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掘教师用书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

2012高二历史7.2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掘教师用书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

ID:13696625

大小:37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3

2012高二历史7.2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掘教师用书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_第1页
2012高二历史7.2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掘教师用书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_第2页
2012高二历史7.2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掘教师用书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_第3页
2012高二历史7.2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掘教师用书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_第4页
2012高二历史7.2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掘教师用书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高二历史7.2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掘教师用书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7.2《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掘》教师用书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现卡尔·莫克与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现1.非洲绍纳人创造了津巴布韦文明2.对大津巴布韦遗址的认识和探究应该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用科学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探究人类古文化遗产情景再现1.大津巴布韦遗址属于非洲文明2.在科学研究领域不应有任何民族歧视与种族偏见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掘英国殖民主义者塞西尔·罗得斯、詹姆斯·本特、理查德·霍尔、兰德尔·麦克维尔、卡顿·汤普森对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掘阅读文字历史比较问题探究二、教材

2、分析和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重点谁发现了大津巴布韦遗址。难点大津巴布韦遗址是如何发掘的。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了大津巴布韦遗址如何发现和发掘以及对大津巴布韦遗址考古发掘的成就。建议先复习第一节课内容,明确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历史概念。本课的引言是由一幅图片和关于卡尔·莫克寻找和发掘宝藏艰辛历程的一个片段组成。建议从图片入手,提问谁首先发现了大津巴布韦遗址,是如何发现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引入本课的学习。第一目“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现”教材详细讲述了德国人卡尔·莫克寻找和发掘大津巴布韦遗址的艰难历程。19

3、世纪中叶,在世人的眼中,南部非洲依然是世界文明史上的空白。第一个亲身探秘大津巴布韦遗址,并将它公之于众的是德国人卡尔·莫克,一个生在德国斯图加特的木匠的儿子。15岁时,深受探险潮流影响的卡尔·莫克,已下定决心要到非洲探险,决心探明南部非洲的神秘。为了完成这个使命,他学习了生物学、地质学,以及当地人的语言。他还大量翻阅了欧洲出版的探险文学作品。这类书在当时十分流行畅销。27岁,莫克认为他已经作好了探险的准备,但由于没有官方的支持,也没有足够的装备,他不得不在一只德国货船上当船员才踏上去非洲的路。这只船把他载到南非东南部的德班港口,当时的德班还是英国

4、的殖民地。在以后的6年中,莫克徒步穿行于南部非洲。不像有钱的探险家,他没有雇用当地的挑夫为他担载行李;他身着皮革套装,出没于羚羊藏身之地;他自己扛着60磅重的装备,包括罗盘与六分仪、猎刀、毯子、洋铁碗、书、笔墨纸张、猎枪,以及两支左轮连发手枪。身材魁梧、络腮胡子的卡尔,在穿越热带森林草原时的情景令人钦佩而又不可思议。他背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只有一把大伞为他挡着火一样的太阳。最后在林波波河的南岸,他终于看到了地质的“杰作”,那就是黄金、钻石矿藏的矿脉,按照英国殖民政策的规定,他把这个发现向当地官员报告。卡尔的预感是正确的!黄金、钻石不断从这个地区开采

5、出来!莫克再次去探险时,装备已十分精良。他第一次有了大笔的钱来雇用挑夫。1871年5月,他率领40人来到南非。7月底,他越过林波波河后写下了这样一番话,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个德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操和一位考古学家的雄心壮志:“我好像看到了祖国的统一,我站在整个世界面前,心中浮现出戴上胜利桂冠的神圣帝国皇帝凯撒的高大形象,他庄严宣布:最有价值的、最重要的、也是迄今为止最神秘的非洲地区,将重见光明!那就是古老的莫诺莫塔帕!那就是奥菲尔!”一个月后,莫克发现自己已身陷绝境。他的挑夫离开了他,拿走了他的部分日用品,作为应支付的薪水。更为严峻的是,当地的马绍纳人对

6、他怀有敌意,这使他恐惧至极。他沮丧地写道:“这里的一切都使我感到恐怖,不但东西可能丢失,就连生命也难保住。吃的食物,可能被人下毒;暗箭,也随时难以提防。”在最困难的时候,一位叫亚当·仁达的猎人帮助了他,亚当·仁达是流浪于南非的德国人,他已脱离白人社会,与他的两位马绍纳妻子在这附近居住。亚当·仁达不仅给莫克提供住所,还陪同莫克进行探索。那时,大津巴布韦遗址处于酋长头人的控制之下。莫克在遗址附近逗留了九个月,只被获准进入遗址三次。第一次莫克发现了椭圆形建筑物。数天后他又发现了破损的沿山卫城及卫城山上的碉堡。莫克特别注意到,卫城西部墙上突出的经过修饰的

7、皂石横梁。他又捡到一只皂石碟子,还有一个类似铁锣形状的东西。第三次的探索收获最大。莫克从椭圆形的建筑物的门楣上刮下一片类似雪松的木片。这种木料微红且芬香。莫克认定木料就是檀香木。莫克记得《圣经》上说过:所罗门王就是用黎巴嫩的檀香木建筑他的宫殿的,于是,他匆匆地下了这样的结论:这一小块檀香木一定是来自黎巴嫩。因此,他推论:这檀木只能是古时在海上旅行的黎巴嫩人,即腓尼基人带到非洲来的。而且,《圣经》上还说:示巴女王曾经到过所罗门王的宫殿。莫克认为他发现的地方就是盛产黄金宝石的奥菲尔,类似雪松的木片就是有力的证据,他在山顶所发现的那个圆形围场一定是示巴

8、女王仿所罗门王的宫殿建造的。莫克在这片废墟上没有发现示巴女王任何藏宝遗迹,他把他发现的那只皂石雕刻的破碗和一面铁锣,仔细记载并绘了图。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