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683040
大小: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3
《秋词(其一) 刘禹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培校初中部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七年级语文备课组秋词(其一)刘禹锡采桑子重阳毛泽东教学目标1、掌握有关文学常识。2、感受诗词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思想感情,品味诗词的豪放风格。3、学习作者不怕困难,高昂进取的精神。重点1、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不怕困难,高昂进取的精神难点1、对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理解。2、感受诗词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思想感情,品味诗词的豪放风格。学法指导反复诵读、体悟,以启发教学为主,配以问答法和讲授法辅助教学。在吟诵中体味诗词的意境。教学课时一课
2、时教学步骤1、秋词(其一)刘禹锡2、采桑子重阳毛泽东导入新课同学们:自古以来,文坛诸多人物每每见秋,或聊发赞美之情,“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其真实的写照;或悲叹萧凉悲伤之感,“断肠人在天涯”印证了他们的心迹,等等。今天我们再次领略一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赋秋之作《秋词》以及我们新中国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下面我们首先品析《秋词》学习《秋词》(其一)知识回顾(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中山人。贞元七年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3、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白”。他的仿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卷。诵1、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请同学们朗读,体会诗的韵味和节奏,也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2、诗的前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提示:对比手法。作者首先写了古代文人每当受挫,身陷逆境时,总是悲叹秋天的寂寞凄凉。接着道出了自己对秋天的感受:秋天胜过春朝。3、为什么“我言秋日胜春朝”?提示:因为“晴空一鹤白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4、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3-秋词(其一)刘禹锡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一课时培校初中部2010
4、——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七年级语文备课组读课文并探究问题,本单元中学过的课文还有哪首诗中的内容表现了相同的观点?提示:《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5、本单元中哪篇文章可以印证“自古逢秋悲寂寥”?提示:《天净沙·秋思》。作者在写景的基础上,发出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感叹、6、怎样理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提示:“晴空”写出了秋日的天高云淡。“一鹤”是孤单的,但也是独特的,正是这只鹤顽强奋斗,冲向云霄,才冲破了秋天的肃杀的氛围。使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精神抖擞。它是顽强
5、不屈的志士的写照,奋斗不息的精神的象征。“诗情”指豪情,也是壮志,有了这种豪情壮志,秋日的寂寥自然会一扫而空的。7、试比较《山行》与《秋词》的异同。提示:同:二者都描写秋景,都借秋景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异:《山行》全篇表现的都是生气盎然的画面和景致,形象鲜明,色彩绚丽;而本诗侧重抒写感受,以说理为主。8、当堂背诵诗歌。学习《采桑子重阳》导入课文“诗言志”,不同的作者在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感想、志向和抱负。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在闽西征途中,欣逢重阳佳节,触景生情,因成此词。诗情画意,最为浓郁。它写了深秋的战地风光,写得那么鲜明爽
6、朗;它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现得那么豪迈乐观。天空海阔,气度恢宏。使人读过以后,毫无感到肃飒之气,而会受到无限鼓舞。介绍写作景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被朱德、陈毅等批评搞“家长制”,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随即离开部队,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差点死于疟疾。直到十一月二十六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的心情。本词是一曲战地秋景的颂歌。历代的诗人、作家,一接触“秋”字,总是要发一通悲秋的感叹;在他们笔下,“
7、悲”和“秋”永远难于分开。主席的诗词一反悲秋的传统情调,把秋写得无比可爱,读了以后给人以很大的鼓舞。这首词写的是重阳节战地风光,诗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达了诗人与红军战士们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从容不迫、欢快愉悦的心情。诵1、请一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价。2、集体朗读。3、补充注释:A、重阳——9月9日的节日。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3-秋词(其一)刘禹锡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一课时培校初中部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七
8、年级语文备课组读理解文意B、重阳节习俗:a、登高: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登高的目的——登高望远,思念家乡和亲人;希望自己生活顺利,步步高升;锻炼身体。b、吃重阳糕: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