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660661
大小:5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3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诗歌鉴赏汇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汇编——诗歌鉴赏扬州中学高三年级模拟考试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梅花二首苏轼其一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其二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注】《梅花二首》写在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途中。(1)简要分析《其一》如何描写梅花的。说明《其一》中梅花有着怎样的特点。(4分)(2)《其二》“开自无聊落更愁”句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试做分析。(3分)(3)《梅花二首》中梅花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案】(1)衬托手法。
2、以“草”“棘”的枯败衬梅花的夺目;以狂风暴雪之恶衬梅花的坚强。特点:野梅超群脱俗、卓然不凡、坚强不屈。(2)用梅花的开则无所依赖,落则满腔愁情,喻指作者贬谪途中的孤寂落寞。(3)对梅花同情、尊敬与赏识,诗人孤寂与痛楚,坚强与通达。徐州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三年级调研测试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①苏轼谁作桓伊②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注:①熙宁六年十一月苏轼与友人柳子玉一同南下,次年二月于金山送别柳子玉。②桓伊,东晋时音乐家,善吹笛,曾为
3、王徽之吹奏三个曲调。(1)词中“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分)(2)本词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答案】(1)(2分)用典。(1分)表达了作者的愁怨之情。(1分)(2)(4分)主人公深夜被笛声惊醒,看到一轮新月,江天茫茫,(1分)想到友人也不忍离别,而明天则是花落絮飞的季节,朋友终究要离去,主人公内心充满了离愁。(1分)刻画了一位不忍送别,依依惜别的主人公形象。(2分)(3)(4分)想象、以景结情。(2分,各1分)设想朋友
4、远去,只有飞絮相送,借飞絮表达作者的不舍之情;(1分)而流水无情,滔滔东流,借流水无情衬托人的有情。(1分)6盐城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落日怅望马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1)孤云、归鸟两个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思?由此联想到陶渊明《饮酒》诗中写日暮鸟归的哪两个句子?(2分)(2)第五、六两句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入”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4分)(3)这首诗景情分写,作者是如何层层递进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请作简要说明。
5、(4分)【答案】(1)思归(思乡)之情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评分建议】2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1分,书写有错不得分。(2)夕阳沉到近处的树梢之下,远处野火似的余晖映红秋山。由近到远,层次分明。“入”字既写出夕照逐渐暗淡,又表明诗人伫望之久和思念之深。【评分建议】4分。写景特点2分;表达效果2分。(3)先“怅望”云去鸟飞之景,触动乡愁旅恨;再“怅望”夕阳余晖之景,加重乡愁,进而触发内心深处年华老去的感伤。【评分建议】4分。每层2分。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3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望远行李璟碧砌花光
6、照眼明,朱扉长日镇长扃。余寒不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窗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生。[注]二毛,指头发斑白。 (1)上阕前两句的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3分)(2)请赏析“辽阳月,秣陵砧”的妙处。(4分)(3)“黄金窗下忽然惊”一句中“惊”字蕴含了哪些情感?(3分)【答案】(1)点明季节,用春光的明媚反衬氛围的冷清,暗示思妇落寞的心情。(3分,每点1分)(2)辽阳征夫对月思乡,秣陵守妇砧上捣衣,虚实结合,传达出相思之情,并巧妙暗示季节的更替。(4分,画面描述2分,各1分;点出手法,1分;情感,1分;暗
7、示更替,1分;后三点答出任两点即可)(3)对丈夫久征归来的惊喜和年华老去的惊讶。(3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全得3分)江苏省南京市、淮安市2013届高三3月第二次模拟考试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玉楼春辛弃疾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1)“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3分)6(2)下阕前两句写出了哪些“愁”?(3分)(3)请简析下阕后两句的妙处。(4分)【答案】(1)比喻和对
8、偶。不甘而无奈。(3分,修辞2分,心境1分)(2)年华老去的惆怅;春光逝去的伤感;理想破灭的失望。(3分,每点1分)(3)以“梨花风雨”象征了作者的命运处境;将许多愁都凝聚在风雨中的梨花之上,貌似超脱,实则沉痛;以景作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