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649003
大小:14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3
《义务教育北师大版语文九下月下独酌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月下独酌执教:刘宗江教学目标: 1、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背诵课文,学习佳句。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教学难点:1、体味诗人孤寂忧愁的情怀。2、领会本诗的艺术手法。教学方法:诵读感悟,启发点拨。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 酒与月,是李白一生须臾不曾离开的最忠实的伴侣,无论他走到哪里,身处何方,总会留下有关美酒与明月的兴会淋漓之作。如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客中作》);如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
2、一问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通过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李白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既不乏浪漫又带有些许悲凉的境界,而把这种酒月情结发挥到极致的,就是这首《月下独酌》了。二、学习诗歌(一)介绍背景及诗歌内容。这首诗写于天宝初年,作者那时胸怀壮志,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许多人都妒贤嫉能,对李白大加排挤和诋毁。唐玄宗只是让李白侍宴陪酒,并没有重用他的意思,所以作者感到孤独、愤懑,以酒销愁,写下了本文。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
3、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二)朗读诗歌,初步感知1、自由放声朗读全诗,初步领会诗人情感。2、播放朗读录音,进一步领会诗人情感。3、齐读全诗,把握诗人的情感。诵读提示:李白的五言古诗创作的题材非常广泛,风格也是多姿多彩的,而这首《月下独酌》则完全是李白飘逸风神和浪漫诗风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充分展示。全诗一共十四句。就五言古诗这一体裁来说,《月下独酌》的篇幅并不算长,但其中却饱含了一颗孤独、寂寞心灵的追求与向往。这首诗通篇的出场人物只有李白
4、自己一个人,却通过独白的方式,在心灵的深处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感情波澜,既跌宕起伏又率性天然,历来被认为是李白诗歌的激情代表之作。(三)理解诗意体悟意境1、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意。鼓励学生质疑。2、多媒体出示一些重点词语的解释,组织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3、教师逐句点评诗句,帮助学生体悟诗人的情感。(见幻灯片9、10)。(四)合作探究赏析诗歌回答下列问题,进一步体悟诗人的情感,领会诗歌的写作艺术。(1、3、5题组织讨论解决)1、“月”的传统意象包含着“冷清寂寥”“离情别恨”“征途羁旅”“思念家乡”“渴盼团圆”等意。在这首诗中“月”
5、的意象含义应该是什么?明确:应有“冷清寂寥”和“品质高洁”的含义。2、在“花前月下”的良辰美景中,诗人却“独酌”。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明确:“以乐景写悲情”的反衬手法。越是良辰美景之中,寂寞就越显得刻骨铭心,效果是使悲凉寂寞更加浓郁和难以排解,突出强调了诗人李白深沉的寂寞凄凉之情。3、都说“举杯邀明月”一句中的“邀”字传神地表达出诗人此时的心境。说说你从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明确:“邀”字,主动者为诗人,因自己坚持高洁的品质,得罪了权贵,早已无人往来了。在这良辰美景之中,诗人难以排遣这种孤独和寂寞,环顾左右,只有一轮孤月相伴,只有一轮明月
6、可邀,凄寂之情溢于言表。但明月也是高洁的意象,因而也寄寓着作者高洁的品质在其中。所以“邀”字,以物为友,既表现了孤寂之情,也寄寓着品质的高洁。4、诗人邀月与影为友共饮美酒佳酿,共享美景良辰,但仍无法排解心中愁苦,从哪些字词可见?明确:“不解”“徒随”“暂伴”表明了虽以物为友,但物何以为友,以物为友是无奈之举,更写出了作者的孤独。5、“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明确:“永结”与“相期”表明了作者在无边寂寥的天地中,宁愿永与月、影为伴,醉酌孤独,也不愿同流合污、阿谀奉承的高洁志愿。三、背诵诗歌课堂小结此诗通过奇妙的想象描写了
7、一个以月影为伴的诗人酣饮歌舞的奇特场面。诗人化无生命的自然物为有生命有情的人,和它们一同饮酒、唱歌、起舞,并且还要和月亮结成亲密无间的好友,充分反映了诗人孤傲、清高、狂放不羁的情怀。当然,这正是诗人对世俗厌倦、对现实失望的反映,是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人不能施展才能,终生不得志的痛苦心情的流露。全诗以乐写愁,以热闹写寂,以群写独,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四、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选一两句诗进行赏析,继续感悟诗中写悲凉寂寞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一波三折曲径通幽。五、板书设计:月下独酌李白良辰独酌→邀月与影→不解徒随→暂伴行乐→醉后分散
8、→永结相期六、课后反思: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