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州龙神信仰现状的考察报告——以常遇春常爷崇拜为中心

洮州龙神信仰现状的考察报告——以常遇春常爷崇拜为中心

ID:13627904

大小:1.45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23

洮州龙神信仰现状的考察报告——以常遇春常爷崇拜为中心_第1页
洮州龙神信仰现状的考察报告——以常遇春常爷崇拜为中心_第2页
洮州龙神信仰现状的考察报告——以常遇春常爷崇拜为中心_第3页
洮州龙神信仰现状的考察报告——以常遇春常爷崇拜为中心_第4页
洮州龙神信仰现状的考察报告——以常遇春常爷崇拜为中心_第5页
资源描述:

《洮州龙神信仰现状的考察报告——以常遇春常爷崇拜为中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洮州龙神信仰现状的考察报告——以常遇春(常爷)①崇拜为中心[文章编号-11001--5558(2009)04--0147—12●王淑英郝苏民[摘要]今甘肃省临潭县、卓尼县古属洮州,此地民间信奉的18位龙神②多为明初开国功臣或皇亲国戚。“常爷”是18位龙神的首席,是明朝开国功臣中的回回人之一常遇春,他还是洮州藏民信奉的海神,受到汉、藏、土等多个族群的奉祀。常爷崇拜打破了村落和族群的边界,在汉、藏、土、回等多族群共存的时空中实现了人们跨村落、跨族群的不同层次上的文化交流与认同。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这一崇拜尤其有着民族文化

2、学界值得关注、研究的价值。[关键词]龙神;迎神赛会;“马路”;装脏;插旗[中图分类号]K890[文献标识码]A缘起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从古至今,水,带给了人类关于祸、福与刻骨铭心的悲壮、狂①常爷即明朝大将常遇春。常遇春与徐达并列为洮州18住龙神的首席,信仰民众包括临潭、康乐、卓尼三县的汉、藏、土三个民族的民众。②洮州龙神有几十位之多,但经官方敕封,享受官祭,并参加洮州新城五月端午神会的龙神只有18位,所以洮州各村社将所祀奉的龙神总称为“十八龙神”,具体为:常遏春、徐达、李文忠、胡大海、郭英、康茂才、马秀英、朱亮祖、安世魁

3、、赵德胜、朱氏、花云、郭宁妃、武殿章、成世疆、张德胜、韩成、刘责。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总第63期)N.W.Ethno.NationalStudies2009.No.4(TotalNo.63)万方数据王瓤英都苏民·洮州龙神信仰现状的考察报告——以常遇誊(常爷)索拜为中心欢的记忆,从普同性的角度看问题,它远远超过了来自大自然的一切其他事物。远古时的洪水曾给人类先民带来过深重灾难,在民众心理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于是“治水英雄”与“治水神话”以及不同世界宗教的元典里所记都被后世子孙铭记心灵,代代承袭,千年不衰。中国

4、史一定程度是一部典型的农(牧)业社会史,气候因素对农业具有决定性作用,雨水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与突发性洪涝灾害相对,旱灾则是一种对生命长时间的扼杀,也最为恐怖,它危及万物生存,持久地吞噬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面对可怕的旱灾,先民积极寻求各种除灾求水的途径。在科学不昌明的时代,人们只能认为风雨是上天神灵的赐予,于是向神灵龙王与旱魃膜拜、讨好就成为古代社会官、民必不可少的神圣之举。事实上,中国古代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奴隶制社会的夏朝,后来每一朝代皇帝都把祭祀天地当成一项庄严的国家活动。西安与北京的天坛,便是农业中国与大

5、自然互动的历史遗产之一,其主体建筑为祈年殿,号称“天子”的国君的祭拜大典,便是每年皇帝举行的祭天仪式,为的还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中国古代帝国体制下,祈雨禳灾这种官方行为,由严格礼法制度所规定,深刻反映着国家性质及其与社会的关联。①代表国家的地方政权也常常参与并主持由民间自发的祈天活动。在中国的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祈雨对象和祈雨方式,而向龙祈雨是一种最为普遍的现象。自远古以来,龙在中国人观念中就是一种能兴云致雨的神兽。佛教传人中国后,中国人传统观念中的龙与佛教中的龙神相结合,而道教也力图将龙纳入到自己的体系中。而这都使

6、得龙神主雨的观念在中国民间更被普遍认同。从唐代始,龙王崇拜渐起,并受到官方推崇,这对中国民间信仰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到明清时,在中国大地上,已经处处是龙王的祭拜和“求雨”的仪式了。龙王崇拜在中国大地上是一种普遍现象,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洮州民间奉祀的18位龙神多为明初的开国功臣或皇亲国戚,常遇春、胡大海等龙神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回回人,此外,常爷还是洮州藏民信奉的海神。这种现象在全国的龙神崇拜中都是十分罕见和耐人寻味的。洮州龙神信仰的存在环境今临潭县、卓尼县古属洮州。史乘上的洮州地区,地域辽阔,除临潭、卓尼二县外,

7、还包括今天甘南的碌曲、迭部,以及玛曲、夏河及舟曲等县的部分地区。临潭县、卓尼县是洮州的中心。笔者在田野考察过程中听到当地民众至今仍用“洮州”(洮州府)称谓,故本文沿用“洮州”之名指代现今临潭与卓尼地区。洮州系塞外边陲,因气候过凉,稻菽不生,棉麻不产,霜冻、冰雹灾害严重,生态环境十分恶劣。《洮州厅志》载:“洮地地属边陲,气候过凉,每岁除三伏外,寒多热少。”②“春夏之交多①雷闻.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M].北京:三联书店,2009.295.②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三十九号.[清]张焉笃修,包永昌等纂.洮州厅志[

8、M].(一).卷一.星野.光绪三十三年抄本.影印.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84.95.·-———148·———万方数据王鞭英郝苏民·洗州龙神信仰现状的考察报告——以常遇春(常爷)索拜为中心疾风暴雨,其来甚骤,莫可预防,禾稼遇之则摧折无余,农人深以为患。”①“洮地高寒,稻梁不生,布帛丝麻之类皆来自他邦。每岁五谷一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