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的说理艺术

《陈情表》的说理艺术

ID:13626720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3

《陈情表》的说理艺术_第1页
《陈情表》的说理艺术_第2页
《陈情表》的说理艺术_第3页
《陈情表》的说理艺术_第4页
《陈情表》的说理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陈情表》的说理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陈情表》的说理艺术  蜀汉灭亡以后,刚刚建立的西晋王朝大力征召蜀中名士去朝中做官,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中《陈情表》的作者李密当时也在应召之列。他以此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他是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儒家思想教育出来的士人,曾经在蜀汉任职,受过蜀汉恩惠,忠于前朝是他的本分。另一方面,李密家中至他这一代,只有他一个男丁,九十六岁的祖母需要他在面前尽孝,蜀地距离京城几千里,道路难行,祖母一旦去世,及时奔丧都很困难。如果前去赴任,他势必会背上不忠不孝的骂名。但如果不去赴任,这势必会招来杀身之祸。因为这将会引起朝廷猜忌,绝对强者的晋武帝认为他是在消

2、极抗拒,会引起榜样的负面效应。作为蜀汉名士,李密自然不愿背上不忠不孝的骂名;但他也不能做死节之臣,因为他不愿看到已经九十六岁的祖母得不到善终。意外的是,处境尴尬性命完全不由自己掌控的亡国之臣李密,最终凭借一纸奏章,在抒情性极强的陈述中利用不露痕迹的高超的说理技巧,让晋武帝敏感的神经松弛了下来,并打动了晋武帝。晋武帝不仅让他在即刻赴京任职上让了步,准许他在尽孝之后进京赴任,并且将其奏章下达天下,将其树为新朝中尽忠尽孝的楷模。面对金口玉言的绝对强者晋武帝,李密是如何凭借其高超的说理艺术,让其让步,收回圣命的呢?现就其进行以下探讨。  首先,向强者示弱。面对

3、晋武帝诏书里的严厉措辞和郡县州司的紧急催逼,李密深知,朝廷已经认定他不去赴任是在消极抗拒,拒绝推脱已无济于事,要想求得保全,达到目的,他只能屈下脊骨,向强者示弱,以真情打动强者,求得强者谅解。而他在奏章里向强者示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诉说自己的不幸。李密在奏章里开篇没有直接表明不能前去赴任的态度,而是向朝廷诉说其不幸:自己生下后六个月死了父亲,四岁时母亲改嫁,自己全由祖母独自养育成人,孤苦伶仃,九十六岁的祖母很早就卧病在床,需要自己早晚侍奉汤药。二.降低自己的身份。李密在第二段陈述完自己被当朝考察选拔的情况之后,就极力降低自己的身份,言说自己不仅身

4、份卑微地位低贱,而且还是亡国之臣。三.对皇权充满敬畏。第二段结尾李密对于自己在受到皇恩时未能奉诏赴任陈述的“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第三段中陈述的“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无不表现出对皇权的敬畏。而奏章的结尾一句“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更是体现出对皇权的最大敬畏。李密诉说的不幸不仅至深,而且也是实情。这不仅唤起晋武帝的同情,还间接告诉朝廷,之前自己未能赴任并非有意搪塞推脱,而是确实存在不能克服的困难:向祖母尽孝。而自认身份卑微的李密对皇权的敬畏也极大的满足了晋武帝作为帝王俯视天下臣民的心理,权利和威严不会得到任何小视的绝对

5、强者晋武帝自然不应该和一个命运可怜的身份卑微的绝对弱者较真。这就为强者的最终让步打下了基础。  其次,承认强者的根本利益。让蜀汉旧臣到晋朝任职,一方面是为了在蜀地选拔人才,让他们才尽其用,但更重要的是因为晋朝刚刚灭蜀并取代魏,民心并不完全归附,统治并不稳固,所以想将他们树立为追随晋朝的表率,以此笼络人心,强化统治。李密深知晋朝用意,拒绝赴任往小处说是不愿配合新朝,往大处说,就是否认新朝。示弱只能消去晋武帝内心的盛怒,但绝不足以解除朝廷的猜忌。要想求得祖母善终,李密必须做出一个无奈的明确的选择:臣服,认同新朝。他在奏章中从三个方面表明了自己的这一态度:一

6、.对自己的称呼上。奏章开篇的“臣密言”中,李密对晋朝就以“臣”自称,并且其后的二十六处自称中全采用了“臣”这一自称方式,表示臣服。二.对新朝和蜀汉的称呼上。奏章的第二段开头一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和第三段第二句“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中,李密分别用“圣朝”和“伪朝”来称呼新朝和蜀汉,不仅认同了新朝,还否认了蜀汉,和蜀汉划清了界限。三.对新朝恩惠的感受上。奏章第二段和第三段中,李密不仅述说了晋朝给予自己的恩惠,察为孝廉,举为秀才,拜为郎中,除为太子洗马,还自认因为自己孤苦,所受恩惠更是超过他人。李密对新朝恩惠的感受,无非在向晋朝表白,自己是感恩于新朝

7、的选拔任用的,也愿意知恩图报:向晋朝尽忠。李密的这一态度,告诉了晋武帝自己是识时务之人,也符合了晋朝需要的得到天下人认同并对其尽忠的根本利益,不仅消除了晋武帝对李密心怀蜀汉消极抗拒的猜忌,也消除了晋武帝对李密不来赴任会引起榜样负面效应的担心。  然后,在强者的理论框架中寻找维护自己权利的依据。晋朝的统治者在立朝之后,主张以孝治天下,要求天下子女要孝顺父母,晚辈要孝顺长辈,一方面要以此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另一方面也想以此避开自己篡位不忠的忌讳。李密在奏章的第三段开头就搬出了晋朝“以孝治天下”的治国主张,在强者的理论框架中拿出了维护自己尽孝祖母的权利依据。

8、只是此时的李密是不会也不敢在强大的皇权面前据理力争的,他只能在小心恭敬中非常含蓄的表达出自己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