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定捻加湿的有关探讨

纱线定捻加湿的有关探讨

ID:13625478

大小:4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3

纱线定捻加湿的有关探讨_第1页
纱线定捻加湿的有关探讨_第2页
纱线定捻加湿的有关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纱线定捻加湿的有关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纱线定捻加湿的有关探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服装面料的需求也趋向多样化,巴厘纱织物因其质地轻薄、手感滑爽、透气性好,在夏季备受青睐,而生产巴厘纱织物的关键是必须对所用的强捻纱进行有效的定捻,这样才能保证织部生产的顺利进行。我厂生产强捻纱已经有4年历史,最初使用的是HO32型老式蒸纱锅进行热定型,今年又新购了BTZS-10AF-GH型新型蒸纱锅,并对两种蒸纱锅的蒸纱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在使用新蒸纱锅的过程中我们还尝试对喷气织机所用的纬纱进行低温加湿,使喷气织机纬向停车减少,效率大幅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我厂两种蒸纱锅的技术特征对比型号HO32BTZS-10AF-GH

2、加热介质直接蒸汽间接蒸汽载纱方式多层托纱盘有销载纱车控制方式人工监控与调节PLC+触摸屏自动控制装纱容量500~600个筒纱648个筒纱筒体材料碳钢不锈钢工作温度0~1400~140工作压力400Kpa20~400Kpa蒸纱锅根据工作蒸汽的来源分两种,一种是从机外直接注入蒸汽处理纱线的直接蒸汽蒸纱,另一种是由机内自身产生蒸汽的间接蒸纱,HO32采用直接蒸汽加热,加热和送蒸气靠人工调节,BTZS-10AF-GH采用间接蒸汽加热,所有操作均为自动控制,直接蒸汽蒸纱锅内一直为正压,间接蒸汽蒸纱当温度在90℃以下时为负压,随着温度的升高压力逐渐增大。间接蒸汽蒸汽蒸纱从技术优于直接蒸汽蒸纱,其

3、温度精确,100%饱和蒸汽,渗透性强,纱线内外层均匀性好。2、两种蒸纱锅蒸强捻纱效果对比在生产JC11.7强捻纱(实际捻度为:1700捻/米,捻系数581)时,我们对两种蒸纱锅的定捻效果进行了使用对比,具体如下:蒸纱工艺型号HO32BTZS-10AF-GH蒸纱温度85℃85℃蒸纱时间120min60min抽真空次数12HO32蒸纱锅蒸的筒纱在卷纬机上卷纬时,当筒子厚度用到一半以下时,所卷的纬纱上开始出现小辫子,且越来越严重,个别纬纱表面甚至出现十几个辫子纱,分析认为筒纱里层没有完全蒸透,再加上蒸过的纱的水分到小筒时已挥发散尽,因而起小辫子,但蒸纱时间已经长达120min了,只有将用到

4、一半的筒脚从车上取下来再蒸一遍,蒸的时间可以短一些,蒸后再重新使用。BTZS-10AF-GH新蒸纱锅安装好后,我们立即试验蒸JC11.7强捻纱,蒸纱时间虽然只用了60min,但在卷纬机上直到把筒纱用完,仍未出现小辫子,这说明该蒸纱锅的定捻效果的确很好,分析原因认为BTZS-10AF-GH采用的这种间接蒸汽蒸纱,在升温过程中,锅内一直为负压,直到85℃时,锅内压力仍低于锅外大气压,在负压条件下,纱线及纤维膨胀,有利于水分子进入纤维内部,热量也能到达筒纱里层,因而消除了内外层差异,用到小筒脚时也不起小辫子。3、BTZS-10AF-GH蒸纱锅加湿喷气纬纱筒子的效果分析蒸纱锅的说明书上介绍,

5、通过对普通捻度纱的加湿可改善纱线性能,提高喷气织机效率,因而我们试验对宽幅喷气织机所用的60纬纱进行了加湿试验。加湿工艺蒸纱温度65℃蒸纱时间40min抽真空次数2加湿后的成纱强力测试指标品种回潮率实际强力实际断强JC9.7T普通捻未蒸5.5160.116.5蒸过7.9167.117.2从试验数据可看出,纱线加湿后,回潮率上升了2.4个百分点,实际断强上升了0.7,在喷气布机使用后,效率从75%提高到80%,效果明显。我们目前已经在100S、80S、60S品种上进行了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3、蒸纱应注意的问题3.1筒纱卷绕密度不宜太高,以减少内外层差异,这就要求络筒张力尽量偏小

6、掌握。3.2缩短筒纱定长,筒纱厚度不宜超过5CM,直径大时应适当延长蒸纱时间。3.3蒸纱温度高时,应使用耐高温宝塔管,并对筒管做好防污措施。3.4蒸纱时,每层筒子应盖好罩布,防止水渍。金波2007年12月26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