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595107
大小:1.87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7-23
《第17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17讲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知考纲明考情理线索1.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2.旱涝、台风、寒潮、地震、泥石流发生的主要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1.结合图文资料,以区域图、坐标图等为载体,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利用、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查形式主要为选择题2.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灾害间关联性。考查频度较高,考查形式以选择题、综合题为主一、认识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的概念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2.分类(1)可再生资源:如土地资源、水
2、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等。(2)不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3.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特征表现举例开发利用要求分布的不平衡性存在数量或质量上的地域差异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某些可再生资源分布具有区域分异规律不同自然带内热量、水分差异及生物资源变化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分布具有地质规律金、银、铜、铁等内生矿多在岩浆岩地区,煤、石油等外生矿多在沉积岩地区资源间的联系性可再生资源之间表现突出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充足,动植物资源丰富;荒漠地区,降水少,动植物资源贫乏,风力资源、光热资源丰富注意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利用数量的有限性绝对数量将随人类的开发利用不断减少各种矿产资
3、源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资源的再生、更新、循环总有一定周期生物、土地、水、气候资源利用的发展性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途径不断拓展以资源利用为例:产业革命前,以木材、风力、畜力、水力为主;产业革命以来,以煤炭利用为主;“二战”以来,石油、天然气逐渐成为主要能源。目前,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正推广利用对于尚未完全弄清其用途和开发利用途径的不可再生资源,最好不要轻易开发利用,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二、土地资源与人类1.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2.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社会阶段采猎文明农业文
4、明工业文明主要生产方式或标志狩猎、采集种植、养殖蒸汽机的使用数量对人不大较大很大,并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制约因素类的影响质量对人类的影响较大较大含义和标准已变化,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制约因素利用方式简单、单一较少多样化利用率低中等高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小较大,开始主动地改变和改造自然环境很大,土壤污染和土地退化越来越严重三、自然灾害1.概念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2.分类3.危害严重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四、洪水和洪灾1.概念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
5、和生活带来损害,就形成洪灾。2.洪灾给人类带来的损失直接损失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造成工业、农业的财产损失,以及人畜的伤亡,有时甚至会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暴发间接损失造成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以及城乡商业活动的停止和生活秩序的紊乱3.洪灾的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①气象因素:强降雨、大量冰雪快速融化。②河湖因素③流域汇水速度:地面坡度越大,土壤含水率越高,植被覆盖率越低,流域汇水速度越快。④河道排水速度:河谷越顺直、越通畅,纵向坡度越大,河道排水的速度越大。(2)人为原因①破坏植被: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
6、,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②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减弱。③建筑物占据河道:降低河道排水的速度。五、主要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1.工程措施(1)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2)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3)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4)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2.非工程措施考点一 自然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1.资源不合理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分析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滥垦草地,非农业用地面积不断扩大等滥伐森林,毁林开荒,对野生动物滥捕滥猎过度抽取地下水,不合理的灌溉滥采滥用矿产资源,废弃物处
7、理不当产生的环境问题土地遭到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耕地面积不断缩小森林面积不断减少,许多野生动植物已灭绝或濒临灭绝,不同程度地破坏了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土壤次生盐渍化矿产资源浪费以至枯竭,污染环境2.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途径要求适度开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利益兼顾人类要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利益重视保护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力争达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享有更好生存环境的目标公众参与应充分调动广大公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公众参
8、与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3.我国能源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1)我国能源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