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550251
大小:7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3
《豫园游览区2010考试范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游览区概述:豫园游览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东南部的黄浦区(原老城厢境内)。主要景点有豫园、豫园旅游商城、城隍庙和上海老街。周边景点主要有沉香阁、文庙、小桃园清真寺、白云观、大境阁和慈修庵等。豫园游览区的肇始要上溯到元代建霍光行祠,到明代洪武六年(1373年),明太祖朱元璋封秦裕伯为上海城隍,在霍光行祠“办公”,上海始有城隍庙。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至万历十五年(1587年),潘云端耗时28年建成豫园。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上海士绅集资重建豫园并交付城隍庙管理,豫园游览区一时成为沪上胜景。鸦片战争后,城隍面附近(
2、豫园游览区)几度遭到严重破坏。建国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政府出巨资大力修复豫园游览区,豫园、城隍庙、豫园旅游商城和上海老街等旧貌换新颜。豫园游览区在上海久负盛名,(与外滩景区、人民广场景区等相比,)它是中华文化传承最为典型、旅游资源最为集中,融园林、宗教、建筑、商业、美食、民俗诸文化于一地,(集吃、玩、买、住功能之大成,)是古今传承、中外融合最为生动、最为精彩、最具海派文化魅力的游览区。就以下六种文化择其一二说明之:园林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商业文化、美食文化和民俗文化。豫园位于上海老城厢东北隅,与著名的城隍
3、庙毗邻,是座典型的江南古代园林,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4A旅游景区。豫园是明代时任四川布政使上海人潘允端建造的。潘允端为了让曾任刑部尚书的父亲潘恩安享晚年,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上海老城厢建园,前后经营28年,始成豫园。豫,“平安、安泰”也,取名“豫园”,有“愉悦老亲”的意思。豫园是由明代造园名家张南阳设计施工的,当时占地70余亩,规模宏伟,景色佳丽,时人称誉“奇秀甲于东南”,“为东南名园之冠”。但是400余年的沧桑风雨,特别是历经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咸丰五年(1855年)和咸丰十年(1860年
4、)三次大的战火浩劫,到了光绪元年(1875年),城隍庙大殿前后成了一片闹市,21家行业公所分占豫园,至20世纪50年代初,豫园亭台破旧,假山倾塌,池水干涸,树木枯萎,旧有景观日见湮灭。1956年,人民政府大规模修缮豫园,历时5年,于1961年9月对外开放。现豫园占地30余亩,楼阁参差,山石峥嵘,树木苍翠,清幽秀丽,胜景再现。伫足荷花池北岸,可见园林题额“豫园”两字,此是明代王樨登题。豫园按主体建筑可分为大假山、万花楼、点春堂、会景楼、玉玲珑、内园六个景区。一、豫园导游指南:大假山景区-万花楼景区-点春堂景区-会景楼景区-
5、玉玲珑景区-内园景区站在门口讲解(顺时针方向):东面:书画楼(南、上海画派的发祥地。现为小卖部)、得月楼(北、楼为二层,西近荷花池,取“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意。现为高级贵宾厅,不对外开放)。均为歇山式,中间小建筑攒尖顶式。南面-园外之园:湖心亭(乾隆时在豫园“凫佚亭”旧址上建成,咸丰时改为“也是轩”、最古老的建筑-茶室)、绿波廊(全国十佳饭店、国家特级饭店)西面:湖滨美食楼(上海人家小吃)、南翔馒头(小笼包子)店北面:湖石狮来自河南路桥天妃宫-第一对、来自黄山重达一吨的盘陀黄褐石块(正门内),上面镌刻江泽民(为庆祝豫园建园
6、440周年)所书“海上名园”四字。豫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4A旅游区。上海市五大古典园林之首。园林题额“豫园”两字,此是明代王樨(音稚)登题。豫,“平安、康泰”之意,取名“豫园”,有“愉悦老亲”的意思。是明代上海人潘允端为了让父亲潘恩(曾任浙江左参政-刑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安享晚年,由明代造园名家张南阳设计施工的,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建造,28年(1587年,潘恩卒于1582年)逐成胜区。当时占地70余亩,时人称誉“为东南名园之冠”。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上海士绅为公共活动之需,购得城隍庙东
7、部土地2亩余建造庙园,即灵苑,又称“东园”即今内园。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一些豪绅富商集资购买庙堂北及西北大片豫园旧地,恢复当年园林风貌。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竣工,历时20余年。因已有“东园”,故谓西边修复的园林为“西园”。园基原称广袤70余亩,据同治七年(1868年)清丈,不足37亩。400余年的沧桑风雨,至20世纪到年代初,豫园破败不堪。1956年,人民政府大规模修缮8,1961年9月对外开放。1986年和2000年两次重点整修。现占地30余亩。豫园按主体建筑可分为大假山、万花楼、点春堂、会景楼、玉玲珑、
8、内园六处景区。大假山景区主要有三穗堂、仰山堂/卷雨楼、大假山、游廊、萃秀堂等景观。豫园正门背面题额是“椿寿”两字,典出《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大椿(传说中的古树名)长寿,后“椿”作为父亲代称。“椿寿”照应“豫园”。“三穗堂”原名“乐寿堂”(取自孔子的《论语·雍也》:(子曰:“知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