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课程改造我们的学校

用课程改造我们的学校

ID:13511968

大小:2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3

用课程改造我们的学校_第1页
用课程改造我们的学校_第2页
用课程改造我们的学校_第3页
用课程改造我们的学校_第4页
用课程改造我们的学校_第5页
资源描述:

《用课程改造我们的学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用课程改造我们的学校  2011年,我来到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当校长。玉泉小学的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玉泉路小学,由罗荣桓元帅创办于1960年,1964年移交海淀区政府管理,1967年与中国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合并,更名为海淀区玉泉小学,迁到现在的校址。从历史上看,玉泉小学也曾有过不错的教育教学水平,受到当地百姓的认可。进入21世纪后,由于连续并校等诸多原因,学校办学水平开始下滑,成为一所再普通不过的小学。  如何让一所学校从普通走向优秀?从到玉泉小学当校长那天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找到路径:用课程发展学校  在对学校的历史、

2、文化、传统、现状等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后,我找到了影响甚至阻碍学校发展的问题:教师职业倦怠、学生不喜欢学校、教学教育质量亟需提高……问题很多,我们要一一破解。  我们要让学生喜欢学校。今天,我们的学生并不怎么喜欢校园,就是因为他们来到学校找不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做,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说,是实现不了自己的价值,所以学生们自然就会对校园生活产生厌倦之感。没有自由,就不会有幸福;而自由的前提是选择。蔡元培先生说:教育就是让人做出选择。在高质量完成国家课程的前提下,建构起适应每个学生的、能够让学生们自由选择的课程,既十分迫切也十分必要。  我们要消除教

3、师的职业倦怠,重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今天,教师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教师的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教师面临着社会变革时期带来的政策应变压力,知识与信息激增带来的发展压力,非传统时代社会、家长和学生带来的制度性压力。鉴于目前不能突破的人事、工资体制和选择、流动、退出机制,教师只有投身于课程的设计、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激发出热情和能量,才能不是为了教书而教书,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寻找到职业幸福感,从根本上解决职业倦怠问题。  我们要让学校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地方。“钱学森之问”的本质,实际上是对建国以来学校教育的追问

4、和反思。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是从基础教育开始的。而未来公民的创造力只靠课堂是培养不出来的,只有按照国家要求,通过重新构建课程,才能寻找到尊重每个学生特长、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发展的课程模式,进而改造我们的学校,为国家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可是,要达到上述目标,要通过哪些途径呢?  我们认为,好的课程设计和架构,是学校迅速发展和崛起的关键。因为,学生要通过课程才能获得最好的成长;教师只有走进课程,才能促进自我的快速发展,实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己的幸福。  于是,我们给玉泉小学确定了成长的路径――用课程改造我们的学校。  2011年上

5、半年,我校全体教师共同研究了学校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制定了《北京玉泉小学发展纲要》,并经全校教师代表大会通过。  《纲要》中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愿景――建设一所伟大学校。所谓“伟大学校”,就是通过实施和推进“幸福教育”,把学校办成“学生向往、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理想中的好学校。  学校提出的培养目标是“实施幸福教育,培养‘德如玉、智如泉’的玉泉学子,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人生”。“玉”的坚韧、温和、细腻和君子的品性高度一致,因此孔子曰:“君子比德于玉。”“玉”成了美德的代名词。玉泉学子应该美德如“玉”:纯洁、光

6、明、无瑕、晶莹、温润。“泉”是从地下流出的水源,清澈而不竭,常用来形容力量、知识的来源。玉泉学子应该智慧如“泉”:清澈、不竭、涌动、活泼、自然。我们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幸福地成长。我们的学生一定要有如玉的美德和如涌泉的智慧。这样的学生,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身处何方,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就决定了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只有开发和建设与之匹配的课程体系,才能实现培养目标,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围绕着培养目标,我校开展了以“德如玉、智如泉”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构建工作,力求

7、通过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培养“美德如玉、智慧如泉”的玉泉学子。  确立方式:行动研究+重塑教学流程  1.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一种适合于教育实际工作者的研究方法。它既是一种方法技术,也是一种科研理念、研究类型。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的研究方法。我们一般把行动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  调研判断阶段。起始于行动计划的每一个阶段,主要为下一步行动奠定基础,或是矫正行动计划。研究的目的是衡量每个阶段目标达到

8、的程度。这种达到的程度要用实证的或逻辑的证据表明。一般采用现场调查法、访谈法收集资料。组织中的成员随着收集资料工作的开展而参与到变革的过程中去。  反馈研究阶段。将调查或研究的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