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o章 比较与类比

第1 o章 比较与类比

ID:13469713

大小:3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2

第1 o章  比较与类比_第1页
第1 o章  比较与类比_第2页
第1 o章  比较与类比_第3页
第1 o章  比较与类比_第4页
第1 o章  比较与类比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 o章 比较与类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O章比较与类比10.1比较概述与类型i0.1.1比较概述比较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最基本的思维方法。比如,对事物集合量的最初的认识,正是通过比较认识到事物集合量的“多”或“少”或“同样多”,从而形成等价集合类的概念,最终得到自然数的概念。比较还使我们发现某类事物不同于它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从而形成概念,达到对事物更滦刻的认识。无论是区分事物的质,还是区分事物的量,都要通过比较这一思维方法才能达到。区分事物的客观基础,就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同一性和相异性。因此,我们可以说,比较就是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确定思维对象的相

2、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它是其他思维方法如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的基础。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我们今日常说的科学研究,往往主要是指对于所考察的对象加以相互比较的方法而言”。当然,黑格尔紧接着还指出“比较方法所得的结果诚然不可缺少,但只能作为真正的概念式的知识的预备工作”。因此,数学教学从小学开始,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比较这一思维方法,把它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10.1.2比较类型1.相同点的比较相同点的比较就是要确定我们的思维对象的共同属性。有些貌似不同的事物,也可能存在一些共同点,这些共同之处往往联系着它们的规律

3、。黑格尔曾指出“这种外在的差别,就其为相关的事物的同一而言是相等”。因此,通过比较寻找相异事物的共同点,可以开拓思路,探索规律,更深刻地认识事物銎其相互关系,这类比较方法可以概括为“异中见同”。…把罴,怒,鬻苫四个分数按照由/J、至lJ大的J1顷序排歹IJ出来。分析:这四个分数看来各不相同,但仔细观察比较,就会看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分子比分母小1,由婴比1少土,望旦比1少—1_,由墅比1少上,19819819881988。988。988由坚比l少土1919—11l1m】——>——>——>——191989881988所以,望<

4、堕<塑<堕i91989881988例2把一个长方形两等分。有多,多种画法?分析:学生的分法是很多的,画几种并不难,难在从不同的分法中找出共同的本质的规律性。学生在操作中可以逐步发现,只要找到了这个长方形(含正方形)的中心(两条对角线的交点),通过中心点画一条直线,就可以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因为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所以答案是有无数种画法。2.不同点的比较不同点的比较就是要确定思维对象的不同特性。有些貌似相同或十分相似的事物,实际上总是存在着某些差异,即使是相等的事物,也只是彼此不相同、不同一的事物之间的同一。所以著名数

5、学家莱布尼兹指出,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之物。据说莱布尼兹当初在欧洲的宫庭里指出他的“相异律”时,宫庭中的卫士和宫女们纷纷走入御花园,四处去寻找两片完全没有差别的树叶,想借以推翻这位数学家兼哲学家所提出的这一相异律。比较的结果,总是说明了差异是绝对的。因此,通过比较寻找相同或相似事物的不同点,同样可以开拓思路,探寻规律,更深刻地理解某些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这类比较方法可以概括为“同中求异”。例3下面每组数中,请找出不同类的数来,并说明理由。11(i)1,4,7,10二,14,17,20,(10二不是自然数)22(ii)0

6、,l,1.5,3,6,8,16,(1.5不是整数)例4比较合数与偶数的区别。我们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加以区别。见表10.1。区别(i)两概念的外延是交叉关系;(ii)合数中既有奇数,也有偶数;(iii)偶数中的数除零以外,还有正负两类,正负数中仅2是质数,其余都是合数。此外,例如,比较质数与奇数;化简比与求比值;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区别等等,都是“同中见异”的比较,上述两类比较方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往往是综合进行的,并配合其他思维方法相辅相成。10.1.3比较方法举例1.运用比较,掌握数量关系教学“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7、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一般是通过“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来导入。气例如,小营村有耕地面积180亩,其中棉田占总耕地面积的三,全村棉田有多少亩?让学生找出单位“1”的数量,分析数量关系(图10.2)并解答。然后将上题改编为新授题:小营村有棉田108亩,占总耕地的喜,全村耕地面积是多少亩?启发学生根据3题意改变图10.2的条件和问题,画出图10.3,引导学生对照两图,分析两题结构上的异同点。不同点是原来总耕地面积是已知条件,现在变成所求的问题,原来要求棉田有多少亩,现在变成已知条件。相同点是两题都把全村耕地

8、面积看作单位‘‘1”,棉田占总耕地面积的善没有)变化,即(全村耕地面积)×导=108这一数量关系没有变。学生掌握了数量关系就能3列式解答了。2.运用比较,发现规律例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教师先引导学生比较下面一组等式。6÷3=2,60÷30=2600÷300=2,6000÷3000=2(i)首先从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