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重庆市区域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思考.doc

促进重庆市区域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思考.doc

ID:13462903

大小:8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2

促进重庆市区域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思考.doc_第1页
促进重庆市区域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思考.doc_第2页
促进重庆市区域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思考.doc_第3页
促进重庆市区域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思考.doc_第4页
促进重庆市区域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思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促进重庆市区域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促进重庆市区域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思考【摘要】:区域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永恒的主题,然而地区差距却是一个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也是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政府财政政策必然要被赋予更多的使命。因此,从理论上分析财政政策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再结合重庆市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财政政策建议,对于促进重庆市区域协调发展、解决区域差异、提高重庆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以各年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对影响重庆市区域协调发展的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其次运用比较研究

2、法分析国外财政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根据重庆市具体情况总结对重庆市的启示。再次,对财政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进行理论分析,剖析财政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提出财政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最后对研究的内容进行总结。【关键词】:财政政策区域协调发展转移支付税收优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也明确提出要统筹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差异,作为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我国也不例外。区域经济差异过大,不仅影响一个

3、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还会导致两极分化,引发社会不稳定。本文主要从政府财政政策安排这个角度出发来研究如何促进重庆市区域协调发展,从而推动整个重庆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影响重庆市区域协调发展的因素分析1.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分析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是指重庆市至1997年直辖以来各区县,尤其是一小时经济圈与渝东南和渝东北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水平非均等化现象。从收入的角度看,这种差异意味着一圈两翼之间人均所得的差异,反映了一圈两翼间人们的贫富状况。近年来重庆市一圈两翼发展差异呈扩大之势。目前的文献

4、多从收入的角度来比较区域经济差异。但是从发展的趋势看,我们不仅要注重区域经济的现实基础,如人均GDP、人均收入,还应关注其创新能力,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新经济时代),更要考量它的新经济实力。故本文选取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衡量指标。(1)人均GDP差异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有综合经济实力的最主要指标是GDP。差异水平则主要体现在人均GDP指标上。2010年,重庆市40个区县,一小时经济圈人均GDP为16637,而渝东南、渝东北两翼人均GDP仅为6741,前者是后者的2.27倍,其中人均GDP最高的

5、是双桥区,为41587元,最低的巫溪县人均GDP仅3054元,双桥区是巫溪县的13.62倍(详见表1)。表12010年重庆市各区县人均GDP排名区县人均GDP(元/人)全市排序区县人均GDP(元/人)全市排序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双桥区415871渝中区355682九龙坡区288913万州区1606310大渡口区287194梁平县697927江北区286345垫江县697828渝北区285816城口县593031南岸区226417丰都县561332涪陵区217648忠县552433沙坪坝区203529开县507534巴南区1458911

6、奉节县349637北碚区1339513巫山县348538璧山县1336114云阳县332239长寿区1327715巫溪县305440南川区1062816渝东南江津区1050117荣昌县1042018彭水县454035铜梁县994119酉阳县373936綦江县909121永川区1399412合川区877022黔江区957820万盛区869823武隆县847724大足县749025石柱县669529潼南县646630秀山县698026数据来源:根据2010年重庆市统计年鉴整理(2)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水平最终都要体现

7、在人们的贫富状况,即收入差距上。从城镇居民看,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为17480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5200元,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的3.36倍。2.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影响因素分析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主要是“两翼”发展滞后。原因有三,一是“两翼”二三产业发育不充分,尤其是二产业发展不充分;二是城市化进程滞后。渝东南尤为突出;三是开放程度低,进口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0%以上集中在“一圈”。渝东北经济发展滞后深沉次的原因是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国家对该地区的严格的限制,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不足造成;渝

8、东南经济发展滞后的深沉次原因是基础设施薄弱所致。重庆城乡经济差异是多因素“并发症”:一是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农业本身发展不充分,形成一个低水平的恶性循环。二是长期以户籍制度为标志的城乡二元制度体系对城乡的分割。三是重庆国有经济强势、民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