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费孝通的“乡村经济”雅虎知识堂.doc

介绍一下费孝通的“乡村经济”雅虎知识堂.doc

ID:13455172

大小:3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2

介绍一下费孝通的“乡村经济”雅虎知识堂.doc_第1页
介绍一下费孝通的“乡村经济”雅虎知识堂.doc_第2页
介绍一下费孝通的“乡村经济”雅虎知识堂.doc_第3页
介绍一下费孝通的“乡村经济”雅虎知识堂.doc_第4页
介绍一下费孝通的“乡村经济”雅虎知识堂.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介绍一下费孝通的“乡村经济”雅虎知识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介绍一下费孝通的“乡村经济”你说的是费孝通《江村经济》吧.《费孝通(生于1910年,2005年4月24日逝世)  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著述甚丰,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生育制度》、《乡土中国》、《乡土重建》等,论文多篇。费孝通最重要的著作《江村经济》,被学界公认为是中国社会人类学实地调查研究的一个里程碑。1979年以后,费孝通致力于中国社会学的重建。  《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1939年在英国出版,之后多次再版,影响广泛而深远。《江村经济》是费孝通先生的

2、博士论文,该书对中国经济生活变迁的考察有卓越的见解与非凡的把握力——费孝通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清晰地分析了中国乡村经济变化的动力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认为强调传统力量与新的动力对中国经济发展同样重要。《江村经济》是一部在学术界有着广泛影响的著作。这是费孝通先生1936年回家乡休养,利用人类学实地调查的方法,系统地收集了村子里不同住户的经济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数据和资料后,整理出版的“这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

3、的关系。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因此,本书将说明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江村经济》从此开拓了社会人类学研究当代文明社会的广阔领域,费孝通的导师马林诺夫斯基在“序言”中说:“我敢于预言费孝通博士的《江村经济》一书将被认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1981年费孝通先生被英国皇家人类社会学会授予人类学界的最高奖——赫胥黎奖。江村这个名字也随之闻名于世,成为现代史上中国农村的缩影。  江村本名开弦弓村,地处长江流域太湖东南岸的吴江市七都

4、镇。是一个典型农业加手工业的江南农村社区。享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著称,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丰腴,适宜栽桑养蚕和缫丝织绸。南宋时已是“耕桑之富,甲于江浙”。明清两代,太湖南岸的蚕桑生产处于鼎盛时期,明代“辑里丝”就是上贡和出口的优质丝。在晚清同治、光绪年间,开弦弓村周围的集镇出现了因经营蚕丝业而发家,为世人所瞩目的豪富阶层,形成近代中国最大的丝商群体。历史上蚕丝业一直是当地最主要的生产事业和百姓衣食之源,经济之支柱,与农民休戚相关。同样,产茧、缫丝、织绸成为当地早期工业和出口贸易的雏型。费孝通

5、在《江村经济》中陈述了调查开弦弓村的理由:“开弦弓是中国国内蚕丝业的重要中心之一。因此,可以把这个村子作为在中国工业变迁过程中有代表性的例子;主要变化是工厂代替了家庭手工业系统,并从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工业化是一个普通过程,目前仍在我国进行着,世界各地也有这样的变迁。在中国,工业的发展问题更有其实际意义,但至今没有任何人在全面了解农村社会组织的同时,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不仅仅从社会学角度来实证考察中国农村社区社会结构及其变迁过程,更是从理论的高度阐述了经济生活与社

6、会结构的相互作用。深刻揭示着社会变迁的动因和问题,社会发展的趋势。他通过对开弦弓村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中认为,传统农民是中国社会最古老的社会群体,而传统中国农村经济具有人多地少,农工相辅的内涵,是农工混合型的乡土经济结构。农民以土地相依为命,有自已的独立经济,并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生存方式,而维系自给自足的主要形式则是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相互结合。在农村家庭中农业、副业和手工业已是一个普遍现象。但是以家庭手工业为主的副业凋敝,深刻影响了农民的生活和农村社会的变革。费孝通深刻地指出,中国农村问题

7、的根源是手工业的衰落,表现在经济破产,最后集中到土地占有的问题上来。对此,他提出了一个卓有远见的观点:以恢复中国农村企业,扩大农民收入来源来解决中国农村和土地问题。土地改革是必要的,但农村真正的出路在于乡村工业,这种乡村工业就是深藏于农业和手工业结合的“草根工业”。继而从传统落后的乡村手工业转化为乡土性的现代工业。在“蚕丝业”这一章里,费孝通描述了蚕丝工业中工厂取代家庭手工业是一个普遍过程,并不限于这个村庄,预示着中国乡村工业的未来趋势。  在开弦弓村,蚕丝业作为农民“上供赋税,下给俯仰”的家庭第二

8、主要收入来源,“户户栽桑,家家养蚕”农业和手工业牢固结合,形成“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虽然具有较强的自我生产,自发组织能力,但由于分散性、封闭性,千家万户接受新的生产方式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江村经济》中我们还看到蚕丝业的技术变革引发社会组织和社会原则的变革,又影响着社会结构的变迁。民国后,由于日本缫丝工业的迅速崛起,尤其在30年代中、后期,日本国的生丝产量占世界80%以上,加上人造丝的发明及大量廉价供应,国内缫丝技术滞后,同时,受日本丝倾销影响,出口受阻,使得中国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