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欣赏与逆反心理

书法欣赏与逆反心理

ID:13444634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2

书法欣赏与逆反心理_第1页
书法欣赏与逆反心理_第2页
书法欣赏与逆反心理_第3页
书法欣赏与逆反心理_第4页
书法欣赏与逆反心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书法欣赏与逆反心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书法欣赏与逆反心理书法欣赏与逆反心理文/永城职业学院朱新光“逆反心理”,是人在对同类事物感官达到饱和所引起的反感。逆反心理在生活、艺术各个领域普遍存在。食品于人的味觉,音乐于人的听觉,舞蹈、建筑、美术于人的视觉等等都能引起人的逆反心理。作为视觉艺术的书法,当其在欣赏者的感官中达到饱和状态时同样会引起反感。那么,这种在书法欣赏过程中产生的逆反心理的表现以及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它对于书法艺术的发展有何作用?我们就此作如下探讨。一、王羲之在《笔势论十二章》中说宋翼作书,“平直相似,状如算子,钟繇叱之”。这是

2、古人对书法基本点画的雷同而产生的逆反心理。清代初期,由于皇帝的推崇,科举制度对书法的“标准化”苛求,“馆阁体”书法笼罩朝野,书法一味追求“规矩”,格调低俗,书坛成了一潭死水,几乎使书法走到了尽头。然而,“物极必反”,人们对这种八股化的“馆阁体”的反感,最终导致“馆阁体”被淘汰。这也是书法欣赏逆反心理的表现。书法欣赏的逆反心理古代有,现代亦有。一个书法家的几十幅作品,格调、气势相同,甚至连格式都完全一样,其功力不可谓不深,但由此而诱发的观众逆反心理也就可想而知了。因为书法艺术,毕竟不是印刷品。曾有一位

3、很有名气的书法家到我们这里举办个展,其作品一律狂草,连款式,尺寸大小也都基本一致,使很多慕名而至的欣赏者大失所望。究其原因,并非书家水平低,而是作品雷同化的缘故。这同样是书法欣赏逆反心理的反应。书法的师承性、地域性,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带来书法欣赏的逆反心理。艺术大师潘天寿:“说艺术要有独创,要有风格,否则就没有生命。不要见异思迁跟着人家跑。”他把学生机械的学习老师的艺术面貌视为艺术之大忌。在书法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一个较有名望的书法家周围往往汇聚着一批崇拜者,追随者,形成一个书法的群体。我们发现有些

4、这样的书法群体,把“师承”的内涵局限于书法面貌而不是书法的精神,把“师学”的内容局限于书法的几个技巧,而不是与书法息息相关的全面素养。十分清楚,随着这种被扭曲了的师承关系接踵而至的只能是师生书法面貌的外在貌似化和与此诱发的观众逆反心理。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从书法的基本点画到结构,从一个书家的风格到一个书法群体的面貌,都可能引起欣赏者的逆反心理。二、书法欣赏的逆反心理既是如此,那么,这种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们认为,逆反心理是人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要分析形成原因,至少应该从人的心理机制

5、,人的需求心理和人的社会心理等方面去研究。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心里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人脑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当人的眼睛网膜的细胞在接受书法形象的刺激后,产生一系列的神经冲动,沿着一定的感觉通路传向大脑皮层的视觉区,引起视觉神经元的兴奋,产生视觉美感。同时也产生了由于兴奋过程而引起对周围或同一部位的抑制过程,而且当这种相似的书法形象的刺激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而且反而使其抑制发展,这种神经活动称之为超限抑制。在负诱导,特别是在起限制的作用下,观众对此书法形象就

6、由兴奋转向抑制,初始的美感就会逐渐淡化,一种呈厌恶状的逆反心理油然而生。再从人的注意生理机制来看,在大脑皮层上又有一种“注意神经元”和“定势细胞”。注意神经元把各种刺激物的作用加以比较,并且只对其变化,新异性发生反应。定势细胞只是在发生作用的刺激物与期待的事物不相一致时发生反应。这就是说,新东西很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而千篇一律、刻板的、多次重复的东西,就很难吸引人们的注意。所以,缺乏变化的、雷同的书法形象就会失去观众的注意。当人们在观赏不令人注意的书法作品时,至少不会有好感,甚至还会引起反感。美国心

7、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要是面包很多,而一个人的肚子却已饱了,那会发生什么事呢?铀自己回答道:“其他需要就立刻出现了。”马斯洛主张人的一生实际上都处在不断追求之中。事实证明,尽管人的口味不同,各有所偏,但如专食一种食品,则不必很久就会“倒胃口”,甚至还会长久厌恶这种食品。属于精神范畴的艺术欣赏需求的多元性不仅表现于视、听等多种不同感官的艺术种类上,而且还表现在同一种类艺术的风格多样化上。在文学作品中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如果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把爱情贯穿始终,就不免显得有些牵强。再

8、比如,小品是一种很好的艺术形式,但是如果我们在电视节目中每天看到的都是小品,大家很快就会厌恶,书法艺术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马斯洛还认为精神健康的一个特点就是好奇心。根据对心理成熟者研究表明,他们往往对神秘的,未知的,不可测的事物心驰神往。可以想象,如果书法家们创作的都是面貌酷似,风格一致的书法作品,这样,即使是心理健康的观赏者也会因其主观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而感到厌倦、压抑。因为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在永无止境的需求意义上是等同的。农民偏爱浓艳的色彩,这是他们对长年身处的淡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