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部教案

【精品】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部教案

ID:13442489

大小:127.89 KB

页数:81页

时间:2018-07-22

【精品】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部教案_第1页
【精品】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部教案_第2页
【精品】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部教案_第3页
【精品】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部教案_第4页
【精品】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部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部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部教案目录《赤壁赋》教案2《六月我们看海去》教案4《奥德赛》(节选)教学设计6贵在一个“新”字12获得教养的途径17《寂寞》教案21江南的冬景22今生今世的证据25《前方》课堂教学实录29《沁园春 ● 长沙》教学设计33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35劝学37师说39我的四季50我的五样53《我心归去》教案54西地平线上57《乡土情结》教案58《相信未来》教案61想北平64像山那样思考67《致青年公民》教案69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部教案《赤壁赋》教案  [定位]  体会苏轼豁达乐观的情怀,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品味和鉴赏写景、抒情、议论相交融的艺术特点。  本单

2、元的四篇文章都是文学性很强的散文,抒情色彩浓烈。这需要学生从语言入手,品味语言,理解文意,欣赏玩味作品的语言特色。  [切入]  1.怎样了解苏轼,读懂苏轼?  课前布置问题“你所了解的苏轼”。本文意蕴深远,哲理与诗情高度融合,如果不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当时的处境,就很难感受到他那种正直、傲岸的人格,也很难理解他矛盾痛苦、听任自然而又乐观旷达的复杂的思想情感。  2.我们刚学过《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和本文有何一致之处?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本文是作者的同时期作品,都展示了作者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赤壁赋》所反映的有两个方面意思:一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同《念

3、奴娇》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意思相近;二是抓住时机欣赏江山风月,这亦同《念奴娇》的“一樽还酹江月”。在写法上,两篇文章都注意了景、情、理的交融。因此将二者进行比较阅读,有利于感受文章的语言特色,深层次地把握作者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3.读了《赤壁赋》后,你的初步感受是什么?文中作者的心绪有没有变化?作者的心绪变化在文中表现得比较明显,是引起主客问答的内在原因,也是全文的线索,直贯全篇以此切入,容易指导学生整体感知在学生初步感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问:“本文的旨趣何在?作者想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探究]81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部教案  1.了解苏轼  A

4、.学生陈述搜集的材料。苏轼仕途失意,命运多舛,生活上颠沛坎坷。思想上入世出世,亦儒亦道亦释。文学上开一代词风之先,在诗词文赋上有辉煌成就。同时具有旁通书法绘画、知音律、喜平话、懂园林艺术、精金石的旷世才华。  B.背景材料。苏轼被贬黄州。  2.诵读课文,疏通字词,在此基础上解读课文。  可围绕作者情绪的变化展开剖析。  A.作者开始游赤壁时,景色如何?心情如何?  景: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清风徐徐,景象澄沏,如梦境一般。  事: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  情:“乐”。舒畅飘逸,飘飘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  第一段先景后事,由事生情

5、。  B.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第二段,由乐到悲,营造一种主客之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承上启下,引出主客对答。  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悲:客的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81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部教案  C.第三段感情如何?写曹操的用笔重点在哪里?客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慨?  写主客问答,主要是客的感慨,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上,为了突出像他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客通过几番对比,表达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  D.第四段感情如何?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观点的?  苏子批评客的观点

6、,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感情变为喜悦。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著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E.结尾段感情如何?  客心悦诚服。心情更加喜悦。“喜而笑”“相与枕藉”。  3.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A.结合背景分析,讨论理解。“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进一步发问“本文的旨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怀”。这是深层次理解文章的关键。明确:阐述了自然界变与不变的哲理,苏轼思想中两种情绪的对抗表达了他矛盾痛苦而又乐观旷达的复杂心情。  B.进一步发问:

7、“为什么采用这种形式?”引出赋的特点。理解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写法上:“主客问答”“抑客伸主”。形式上:句式对衬整齐,声律和谐押韵。对第二点,通过指导,学生诵读体味。  4.鉴赏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81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部教案  全文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回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