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438578
大小:43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2
《义务教育2018-版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2同步教师用书:第4章章末综合测评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章末分层突破[自我校对]①(x-a)2+(y-b)2=r2②x2+y2+Dx+Ey+F=0(D2+E2-4F>0)③
2、O1O2
3、>r1+r2④
4、O1O2
5、=r1+r2⑤
6、r1-r2
7、<
8、O1O2
9、<r1+r2 (教师用书独具)求圆的方程求圆的方程主要是联系圆系方程、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利用待定系数法解题.一般地,当已知圆的圆心或半径的几何特征时,设圆的标准方程,并结合圆的几何性质求解;当已知圆上三个点时,设圆的一般方程;当所求圆经过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交点时,常利用圆系方程来解答.过两个已知圆x2
10、+y2+D1x+E1y+F1=0和x2+y2+D2x+E2y+F2=0的交点的圆系方程为x2+y2+D1x+E1y+F1+λ(x2+y2+D2x+E2y+F2)=0(λ≠-1). 求圆心在直线3x+4y-1=0上,且经过两圆x2+y2-x+y-2=0与x2+y2=5的交点的圆的方程.【精彩点拨】 解答本题可利用过两圆交点的圆系方程求解,也可求出两交点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规范解答】 法一:设所求圆为x2+y2-x+y-2+λ(x2+y2-5)=0,化为一般式,得x2+y2-x+y-=0.故圆
11、心坐标为,代入直线3x+4y-1=0,得λ=-.再把λ代入所设方程,得x2+y2+2x-2y-11=0,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2+y2+2x-2y-11=0.法二:解方程组得两圆的交点为A(1,-2)和B(2,-1).设所求圆的方程为x2+y2+Dx+Ey+F=0.∵A,B在圆上,且圆心在直线3x+4y-1=0上,∴解得∴所求圆的方程是x2+y2+2x-2y-11=0.[再练一题]1.圆心在直线5x-3y=8上,且圆与两坐标轴均相切,求此圆的标准方程.【解】 设所求圆的标准方程为(x-x0)2+(y-y
12、0)2=r2(r>0).因为圆与两坐标轴均相切,故圆心坐标满足x0-y0=0或x0+y0=0.又圆心在直线5x-3y=8上,所以5x0-3y0=8.由得由得所以圆心坐标为(4,4)或(1,-1),相应的半径为r=4或r=1,故所求圆的标准方程为(x-4)2+(y-4)2=16或(x-1)2+(y+1)2=1.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切线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几何法为主,解题时应充分利用圆的几何性质以简化解题过程.2.解决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
13、关键是抓住它的几何特征,利用两圆圆心距与两圆半径的和、差的绝对值的大小来确定两圆的位置关系,以及充分利用它的几何图形的形象直观性来分析问题. 已知圆M:(x-1)2+(y-1)2=4,直线l过点P(2,3)且与圆M交于A,B两点,且
14、AB
15、=2,求直线l的方程.【精彩点拨】 分斜率存在与不存在两种情况:(1)⇒⇒⇒⇒(2)⇒【规范解答】 (1)当直线l存在斜率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y-3=k(x-2),即kx-y+3-2k=0.示意图如图,作MC⊥AB于C.在Rt△MBC中,
16、BC
17、=
18、AB
19、=,
20、M
21、B
22、=2,故
23、MC
24、==1,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1,解得k=.故直线l的方程为3x-4y+6=0.(2)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其方程为x=2,且
25、AB
26、=2,所以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直线l的方程为3x-4y+6=0或x=2.[再练一题]2.已知圆C与圆x2+y2-2x=0相外切,并且与直线x+y=0相切于点Q(3,-),求圆C的方程.【解】 设所求圆C的方程为(x-a)2+(y-b)2=r2,圆心C(a,b)与Q(3,-)的连线垂直于直线x+y=0,且斜率为.由题意得解得或∴所求圆的方程为(x
27、-4)2+y2=4或x2+(y+4)2=36.轨迹问题1.求动点的轨迹方程是解析几何中的重要题型,解答这类问题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定义法、消元法、代数法等.2.求轨迹方程的步骤:(1)建系设点;(2)列出动点满足的轨迹条件;(3)把轨迹条件坐标化;(4)化简整理;(5)检验.在检验中要排除不符合要求的点,或者补充上漏掉的部分. 如图41,圆O1与圆O2的半径都是1,
28、O1O2
29、=4,过动点P分别作圆O1、圆O2的切线PM,PN,(M,N分别为切点),使得
30、PM
31、=
32、PN
33、,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求
34、动点P的轨迹方程.图41【精彩点拨】 由△PMO1与△PNO2均为直角三角形表示出切线长
35、PM
36、与
37、PN
38、,建立坐标系后,设出P点坐标即可由等式
39、PM
40、=
41、PN
42、求出P点的轨迹方程.【规范解答】 如图,以O1,O2所在直线为x轴,线段
43、O1O2
44、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O1(-2,0),O2(2,0),设动点P的坐标为(x,y).在Rt△PMO1中,
45、PM
46、2=
47、PO1
48、2-1,在Rt△PNO2中,
49、PN
50、2=
51、PO2
52、2-1.又因为
53、PM
54、=
55、PN
5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