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434349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2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心理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心理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心理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然而心理教育不同于对学生的思想文化、身体等方面的教育,它在教育的内容、目标、形式和方法上有自身独特的地方。因此,如何成功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是每位班主任应在实践中探讨的重要课题。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在本学年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的一些探索和体会: 一、心理教育的基础是了解 学生是活生生的儿童,他们的思想、兴趣、爱好、健康状况、生活环境都不一样,尤其是他们的个性心理和性格特征更是千姿百态、差别较大。因此,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把心理素质培养落实到学生的心坎
2、上。我在接手本班班主任工作之前,虽然对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建立在书面资料的粗略的印象,但具体到每个人,却依旧是一个个未知数。为此,我通过个别谈话、家访、周记、日记等形式,在班级管理中与学生保持大量的接触,终于在短时间内对班级五十多位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通过个案记录卡、班主任日志等形式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记录、分析,为以后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主动给孩子适应新环境的过渡期 学生刚步入小学,有很多的地方不适应,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教育的重点应该着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端正的学习态度,同时要注意激
3、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习惯。作为教师,要明白孩子们还天真可爱到不知道如何去做一名小学生,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就是让孩子们慢慢树立学生的意识,让他们知道学生到学校来做什么,而不是像在幼儿园哪里整天玩耍就可以了,慢慢的,孩子们的习惯有所养成。课间能够轻声,有序,在班内也能有组织,见到老师主动鞠躬问好,课上能够举手回答问题,形成一些简单的行为习惯。 同时,要以容错的眼光看学生。对学生成功的热切希望,常常使做教师的用过于苛刻的目光注视着学生,巴不得他们每分钟都在进步,容不得他们有一点缺点、犯一点点错误。其实,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非常要不得的心态。正如
4、古人所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的成长是有过程的,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学生偶尔犯一点点错误是难免的。我们作为教师,可以每时每刻地关注学生整体生命状态,但绝大多数时候,对他们的具体表现不妨“视而不见”。因为,学生身上并非除了优点就是缺点,他们的表现大多数时候处于中间状态,即使遇到他们不合我们心意的表现,也不要马上问“你怎么了”,而是首先要问“我怎么了”——这样的反思,有助于我们发现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找到最佳教育方式的理由。只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信心和对学生的充分理解,就一定能对学生有正确的认识,才能给低年级学生一个良好的成长心理空
5、间。 三、先做大朋友,再当好教师 低年级心理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不是对学生去灌输思想、批评或训斥,而是以帮助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着力解决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养成的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困惑与烦恼。因此,教师在低年级学生眼中应该是个大朋友,而不是严厉的长辈,也是我身体力行做得最多的事情之一。在我的班级中,好多孩子下课后都会很自然的和我牵着手说说话。让学生不再有心理的防线,这才是心理教育的目的。 当然,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在和孩子们交上朋友以后,不要忘记从某种意义上说,命令比商议更有效。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要想约束住这
6、么一群不愿受拘束的孩子们,是颇费脑力和心力的,而纪律是上好课的基础和保障。从这一点来说,教师要有足够的威严才能震慑住这帮孩子。而这威严从何而来,从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来,从言出必行、令行禁止中来。孩子们领教了你的坚决与果断,就会鲜有去碰违犯课堂纪律的“雷区”的。反之,如果一个教师整天对孩子们面带笑容,软语商议,孩子们会认为你软弱可欺,是不大会理会你,不吃你那一套的。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高年级学生自尊心强、敏感,是非标准与价值判断已经开始自成系统,因此与他们相处,要使他们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这样师生才能相处融洽。而低年级学生,特别是一年级
7、的小学生,需要教师引领帮助培养形成是非标准与价值观念,无需过多解释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是那样,解释他也理解不了,只需用最简单明了的方式告诉他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就可以了。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要简洁明了、干脆利索,易于接受。 四、在批评时要以表扬为主调。 这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在批评少部分人的时候别忘了肯定大部分人。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是主调是表扬是肯定,让大部分人知道自己是对的,课堂气氛轻松;二是孤立少部分违犯纪律的学生,使他们尽快向表现好的学生看齐;三是让学生知道,老师自始至终在密切注视所有的人,让学生不敢有一丝的懈怠。第二
8、层意思是批评某人的时候,先把他最近好的方面表扬一个,再指出做得不好的地方。一是让他知道,在老师的眼里,他还是有优点的,这样消减他的抵触心理,让批评易于接受;二是把其优点和缺点都摆出来,让其有个比较,知道做得好的老师和大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