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432740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2
《中学德育资源开发论文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学德育资源开发论文中学德育资源开发论文中学德育资源开发论文 有助于新时期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政治改革,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相辅相成的促进作用下共同推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而精神文明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点,是我国科学文化建设与思政建设的综合。我国应将精神文明建设上升到理论高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不断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觉悟。与此同时,中学生作为我国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有着重要地位,只有不断完善中学生人格,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才能够推动我国各项
2、事业的全面发展,进而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助于促进中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中学生基于自身心理素质不健全的限制,极容易受到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心理缺失感。并且,在寻求自身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自己的个性发展,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在学习和生活中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追求潮流与时尚,有些甚至存在较强的叛逆心理。在处理感情问题的时候,他们自以为自己的感情态度和生活态度已经成熟,但实际其中仍包含着很多幼稚的想法。甚至有时候他们明知道自己的想法是错的却依然一意孤行。面对中学生这一独特的思想特点,学校更应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对
3、德育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应用来对中学生开展智力教育、体育教育和思政教育,指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追求,不断提高中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 物质条件。俗话说: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样对于中学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而言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学校物质条件的影响。如,对于身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而言,其不仅有着较为便利的互联网条件,同时各种教育资源也更为优厚,在各所学校中现代化的多媒体、计算机等教学设备,以及专门的资料室、图书馆、文娱活动室等在各个中学中十分常见。这些地区的学校在优厚物质条件的支持下,可以轻松地借助网络、图书馆、社会活动等来对德育资源进行开发与应
4、用,以实现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中间影响力的加深。但是反观那些身处西北山区经济落后地区的学校,不仅没有网络,没有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就连最基本的课本、教具等资源有事还会出现紧张的情况。对于他们而言,要想在此种物质贫乏的环境下开发和利用德育资源实属难事。可以说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物质条件的优劣情况直接影响着其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难易度。文化氛围。学校文化氛围不仅包括学校的校风、校史,同时也包括一所学校的管理方式、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等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学校整体的文化氛围情况,并依据自身重要性比重的不同对学校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会相应地起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由于学校向
5、来重视其自身校风、校史建设,并习惯性地将其与学生的德育工作相联系,因此校风、校史对学生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影响一直都是积极的、正面的。一般而言学校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不利因素多来自于学校管理方式以及教师之间人际关系的影响。如受传统应试教育作用的影响,大多数中学领导者多将管理的重点放在教学工作整体布设、政工、学校经营等方面,而忽视了对德育资源进行开发与应用的意识,即便是组织全体教职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集体学习,也多是围绕精神主义采取喊口号的形式开展,具体到实践上来的则少之又少。在缺乏领导者重视的情况下,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将变得举步维艰。此外,德育教育资源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
6、需要团体的共同努力来一起克服困难、分享经验、协调工作来实现,单靠教师个人之举是难以持续化的,同样无数事实也证明在一个积极的团体当中教师更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对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来。 虽然物质因素以及校园文化氛围因素等会对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形成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只要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动摇,具有一颗迎难而上、不畏险阻的坚定之心,就能够通过对现有教学资源的灵活运用来实现对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而顺利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的德育工作。具体而言,对于贫困地区的学校要在积极争取社会各方教育资源支持的情况下,坚决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管理观,全体教师万众一心共同为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7、而努力,进而结合现有教材以及学生道德个例来开发德育教育资源,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如通过思想政治课直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用“核心价值”来统领学生的多元价值取向;通过语文课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培养学生体会东方审美文化的独特内涵,热爱我们民族优美的传统文化,使学生确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历史课进行中国国情教育、国际形势和民族忧患意识教育,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