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424322
大小:3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2
《《中华美食名扬天下》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华美食名扬天下》说课稿沧县实验学校李凤霞各位老师:你们好!刚刚上完《中华美食名扬天下》这节课,现在说课,姚主任给我布置的任务就是,先上课,然后是一小时左右的说课。说课之前,首先声明一下,我的专业不是品德,我是教语文的,对于品德这一门课程,应该说没有太多的深入,大家也都知道,向我们实验学校,就说我教的这个六年级的学生就有70多个,更多的时间都放在了语文课和班级管理上了。今天的课,上到这个水平上,请老师们见谅。今天我们聚在这里,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探讨如何上好品德课,如何将品德课的知识教育与生活,社会融为一体。我们都知道,五六年级的品德与社
2、会,所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内容既丰富又精彩,这一门课程,应该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老师们当中很少是学这一专业的,所以每节课都在考验着我们教师的业务功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在教学目标的把握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产生一些困惑,有时会出现偏差,从而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知识型的社会课,完全忽视了这一学科的特性。下面,我就结合这节课的设计,说说我自己对如何上好品德课的一点粗浅认识。一、说教材(一)、本课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我们中国人比较讲究吃,如今的饮食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人类文明的一种象征。《中华美食名扬天下》这一课是《锦绣中华在我心》这一主
3、题单元中的第四课,它在本单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我国南北方不同的饮食习惯,了解到我国丰富的饮食文化,以及不同地区的饮食特色。从中华民族丰富的美食文化中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初步探讨了每个区域人们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地域物产的关系,体现人类依赖自然,利用自然的特点。(二)、教学目标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新课标理念,我确定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情感目标:通过介绍中国的饮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探寻人文现象和自然现象之间关系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懂得珍惜农民的辛勤劳动。。2、能力目标:能够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和
4、分析,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独立思考得出结论的能力。3、知识目标:1、使学生能客观分析饮食习惯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让学生了解饮食文化和其他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的关系。(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客观分析饮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感受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难点:学生搜集,整理,分析材料的能力。饮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确立依据二:说教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对于品德与社会这门综合性学科,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让他们知其“所以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考虑到这个学校学生们的状况,可能家里有电脑
5、能上网的不多,所以教学方法我也做了适当的调整,根据这一课的特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1、多媒体辅助:对美食文化,美食艺术的整体感受,主要就是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对知识的了解。2、小组活动探究: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团结合作能力。三,说学法我们经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懂现代信息技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特别重视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让他们能够真正的自己走进文本。1、搜集、整理资料,这一点需要我们
6、老师提前布置任务,带着任务,做到有目标的学习。2、观看媒体,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加深对主题的认识,感受饮食文化。四、说设计思路1、在这节课的设计上,主要是突出现代教育理念,注重学科整合,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品德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利用图片资料,文字材料来丰富这节课内容,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了解生活,了解社会。2、努力的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来学习,在快乐中学习。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五、说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我和孩子们一起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信
7、息,做好上课准备1、联系生活,导入话题。导入设计是以今年的上海世博会为切入点,由中华美食街引出中华美食的精髓——八大菜系,即鲁菜,川菜,苏菜,粤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由多媒体图片展示来导入,渲染一种饮食文化的氛围,简单明了,直奔主题。今年的上海世界博览会,对孩子们来说,应该是并不陌生的,中华美食走进世博,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全面的了解中华美食,增强热爱中国文化历史的民族自豪感,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让他们对中国的饮食文化有所认同,感受到中华美食已经名扬天下。用这种形式引入主题,抓住学生注意力,把他们带入课堂之中,从而激发
8、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也做到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一个融合。2、分析探究,深入重点教品德的老师都知道,现在的品德课,每一个主题中,图片多,字相当的少,学生的认知程度,往往只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